刚开始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叫《在细雨中呼喊》。以余华惯有的现实笔触,写出这样抽象浪漫的文字有些难以想象。然而,读着读着,脑子里倒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瘦小的男孩,年龄不大,十几岁吧,像是还在小学没毕业的样子,低着头,不知怎的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仰望着阴沉沉的天空,脸上挂着的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他没有说一句话,却仿佛再无声地呐喊着,脸上带着平静,眼里却透出绝望。让人难以相信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能看透世界万物。
这本书是"我"的回忆录,叙事性不强,或许因为有一些插叙,读起来没有余华其他作品那么流畅。整体故事笼罩着压抑、阴郁的氛围。
"我"只是这个家庭里的不速之客,就像爷爷腰坏之后一样,只会增加家里的粮食消耗,甚至有时被认为和爷爷一起为家里带来不幸,正是因为在"我"和爷爷同时出现的那一天,家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其实,"我"也曾有几年稍微快乐的日子。说起来很讽刺,那段时间是在被王立强和李秀英领养的时候。至少王立强曾几次像真正的父亲一样疼爱过"我",李秀英也像母亲一样无条件地信任过"我"。在那段时间里,"我"还有两位好朋友。尽管因为年幼,无法分辨是非善恶,被老师利用而导致友情短暂破裂,但在"我"离开这两位好朋友的前一天,我们还是和好如初。后来,养父王立强去世,身体虚弱的李秀英也悄悄离开了我们一家,那个原本并不完整的家,12岁的"我"又成了孤儿。
于是,“我”决定会南门找自己原来的那个家。然而,原来的那个家已经习惯了没有"我"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家里的忽视,"我"就像个局外人一样,旁观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我"冷眼旁观着弟弟去世却没有任何情绪的流露,生怕别人认为自己幸灾乐祸。看着父亲对着失去劳动能力的爷爷发火,却无能为力,导致爷爷最终只能用恶劣的手段来惩罚另一种恶。母亲的存在感也很弱,刚生下孩子就要给丈夫送饭,即使知道丈夫和隔壁寡妇有说不清楚的关系,她也只能默默忍受。那个时代的女人仿佛只是个生育工具。周围的每个人,仿佛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生活,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包括原本看起来有出息的哥哥,即使交了许多城里的朋友,仍然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与那些人有巨大的差距。最终,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热情,像泄了气的气球。
"我"见证了生活的苦难,也看到了人心的阴暗面。人性本自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情感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需要按照某种顺序来满足。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经历了弟弟的去世、朋友的去世、养父的去世、崇拜的朋友的哥哥的去世、爷爷的去世。仿佛一直在与这个世界告别,虽然"我"好像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但这也是一部离别的史诗。也许正因为如此,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看透世间的通透和凄凉,在细雨中,逐渐走向绝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