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是韩炳哲已经多次讨论的话题,老读者可能会感觉有许多似曾相识的观点。不过,以“物”讨论“何为存在”为线索,可以算是回到了德国传统哲学的语境。将海德格尔和本雅明放置在信息社会的新语境中,读下来还是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见解。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关于“物·仪式·节奏”如何通过一种“时间的建筑术”在流动中带来生命的稳定感。正好,他的下一本新书是《仪式的消失》,期待阅读。
另外,我同时在阅读一本新书《流动不居》,也很不错。一本从哲学角度,一本从艺术理论角度,两者都触及了类似的主题。如何在流动中找到居住之道,似乎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急切寻求的出路。
根据德勒兹的说法,哲学从一种“让自己变成愚人”的行为开始。每个创造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思维和新的语言的哲学家都是愚人,他们告别了已有的一切,生活在未被描述的思维中,冒险进入不可通行之地。人工智能无法思考,因为它太聪明了,不能成为愚者。
信息,而不是实物,决定着生活世界的(想象)。信息的宇宙观并非存在的宇宙观,而是偶然事件的宇宙观。通过手的帮助,海德格尔的“此在”开辟了周围世界。在信息社会中,人不再是“此在”,而是“信息的机体”——数字化秩序的目标就是超越被海德格尔理解为人类生存本质的忧虑。
信息具有加法性,而不是叙述性。信息可以计数,但无法叙述。历史和回忆的特点在于跨越长时间段的叙事连续性。
抽象地说,体验意味着对信息的消费。关系对体验来说并不合时宜,它们削弱了体验的可能性,削弱了消费主义下的自由。
没有想象力,存在只是色情作品。知觉通过直接接触、图像和眼睛的联结而发生。爱欲发生在闭上眼睛的时候,只有宁静和想象力才能为主体性开启一个充满深度的内在空间。尼采深知,宁静伴随着自我的退隐而来。
仪式是塑造时间技艺的一种方式。仪式从“在世之在”中创造出“在世之家”。仪式的存在在于实践,它们使生命具有结构,让生命变得稳定。它们是时间的建筑物,使时间可居住,甚至像房子一样可通行。
没有节奏的时间无法居住,缺少重复的生活缺乏节奏和节拍。节奏使灵魂稳定,为时间的不稳定性赋予形式。节奏是在时间限制下实现的形式成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