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初次进入小学,做父母的最担心的问题是学习跟不上还是被同学们欺负。从幼儿园走向小学,孩子们的交往对象增加了。他们与父母、老师之间的关系从完全依赖逐步走向自主,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同学们身上,拥有了同龄的、平等基础上的小伙伴。因此,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于小学生的社交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名为《好好长大:小学生第一本校园社交手册》的书,它旨在帮助孩子们开展校园社交活动。尽管标题听起来有点说教,但其中的内容非常有趣。
首先,这本书采用了漫画的形式,通过问答思考的方式紧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它创设了校园生活的真实场景,让孩子们在别人的故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为自己的校园生活提供指导。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可能会在很多事情上感到不自信,或者感受到同学带来的压力,或者很容易与别人发生激烈的矛盾,或者被欺负嘲笑......这些烦恼都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可以学会捕捉非语言社交信号,能够帮助你主动识别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用第一人称“我”诉说,可以帮助孩子避免争吵.....
与同学们相处是孩子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获得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孩子们对同学朋友也会有自己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小学生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加复杂;(2)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技能不断增强;(3)儿童逐渐越来越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为;(4)儿童越来越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6、7岁的儿童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的伙伴;9~10岁的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帮助,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
在校园里,师生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双刃剑。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幼儿园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加严格,他们既引导儿童学习,又监督和评价儿童的学业水平和品行;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具权威性。人际交往通常是相互的,师生关系这种相互性的特点更为明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性特点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活动表现等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得到发展,他们对教师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他们对教师的反应,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往往对自己喜欢的教师给予积极反应,对不喜欢的教师则给予消极反应。教师对儿童的期望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期望至少会影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如果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教他们,可以使他们比教师用消极态度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得更好。
这本书分为六个版块:我自信,但我不自负;成为学校里受欢迎的人;成为超级合作者;我能自己解决矛盾与冲突;我有方法应对嘲笑和欺负;网络社交:我能保护我自己。这六个版块实际上解决了目前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六个地方。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有用书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