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同生存一样,只存在于自己消失的边缘。要想活得绚烂,你首先必须被看到,但被看到也意味着你会被追捕。
去年,在微博、豆瓣上发布了一次新书预告,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到了无数条“催更”私信。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在豆瓣有400+人读过,有读者称这是她“40年人生以来读过的最美的小说,也是能记起的拥有最美书名的小说”。
如今,这本书终于出来啦!
史上最年轻的艾略特奖得主
提起王鸥行,爱好诗歌及英语文学的读者或许不会感到陌生。
这位1988年出生的年轻诗人、作家,已经获得过怀丁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同时还是英国最具权威的诗歌奖项艾略特奖的史上最年轻得主。
2016年,王鸥行凭借诗集《夜空穿透伤》(Night Sky with Exit Wounds)一举成名,艾略特奖评委形容为“引人入胜的出道作品,一个重要声音的诞生”。
喏,有如呼吸,我们脚下的海水上涨。如果你非得知道什么,请知道最艰钜的任务是人只能活一次。知道沉船上的女人无论肌肤多么细嫩,必须成为救生筏。当我睡着,他点燃最后一把小提琴为我的脚取暖。他躺到我身旁,在我的颈窝种下一个字,融化成一滴威士忌。我的背后,太阳金黄转锈红落下。我们已经航行数个月。话语飘散咸味。我们一直在航行──总见不到世界边缘。
——《移民俳文》,选自《夜空穿透伤》,时报出版,何颖怡译
王鸥行的文字,在战争、移民、性别三大母题中,用意象串联起私人情感。这些美与疼痛的记忆,在《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线索。
小狗与君主斑蝶
“小狗”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来自他的外婆兰。在越南,爱一个东西就会起一个贱名,人们通常会用“恶鬼”“鬼娃”“猴生”“牛首”来形容孩子,以免被四处游荡的恶灵抓走,“小狗”算是好听的一个。
“为什么会把外孙唤作小狗因为她疼惜骨肉。”主人公也得以收获这块“小狗盾牌”。
讲述者“小狗”在二十多岁时写下这些文字,回溯他与母亲、外祖母三代人在异国相依为命的往事,以及深深扎根在越南潮湿泥土里、历经枪林弹雨的家族史。
祖孙三代的经历,与君主斑蝶的一生有着极强的相似性。
王鸥行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君主斑蝶。每年九月到十一月,都有一万五千多只君主斑蝶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飞往墨西哥中部地区过冬,但每一次出发都意味着最后一次,因为只有它们的孩子才能带着家族的记忆回访过去。
这种转瞬即逝的美丽,是他们存在过的证明。
“被看到”意味着“被追捕”
王鸥行的这封长信见证了祖孙三代间的亲情,同时,也是对种族、阶级、自我认同残酷而坦率的探索。“小狗”从身份到心灵都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他是越南裔、美国人、战争移民、来自单亲家庭......
用他人的语言想要被听见,在外族男孩的身上想要被看见。他们躺在洒满阳光的卡车里“像两个没有话语把他们隔开的逗号”。
在书中,他写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想我大概是在说,我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或者是谁。有些日子,我觉得自己是人,可有些日子,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声音。我触摸这个世界时并不是我自己,而是过去那个我的回响。
不被主流接纳的人的挣扎和迷惘,在作者电影长镜头般的观察之下化为具象,他看见母亲儿时记忆中的汽油弹爆炸云、奔跑在金色麦田里的鼻梁上有雀斑的少年恋人、为逃离冬天而南飞的君主斑蝶群……
这些游离在现实和幻象中的画面,碰撞出一场文字的海啸,而你能在美的背后窥见惊心动魄的残酷现实。
或许你不会为这个故事落泪,但一定会为之震动,直到你感觉心脏上被撞出淤青。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易碎且美丽的故事,接纳这个故事,就像拥抱自己——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永夜。哪怕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千疮百孔、支离破碎,那也是绚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