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弹出了它海蓝色的阅读时间界面,如同剧院落下的大幕,为这本书的阅读经历画下了休止符。在这串休止符之前,是大大小小二十七方读书笔记,结结实实地包裹着二十七个悲欢离合的日子。
二十七个各不相同的日子中,第一日是最令我怀念的。那一日,我对心上的女孩提出,想和她共读一本书,然后在书的精彩部分写上读书笔记。我故作兴奋地把这样的行为伪装成“用评论补全作者、启发读者的实验”,但是我心里很明白,写这些东西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她曾经说过喜欢我的文字。
回看着我曾经写下的那些故作高深、表达生涩的文字,我不能不有时起了迷惑,疑心“喜欢文字”只是离别时从我仅有的几个“特点”中挑出一个不算太假的说给我,就像健忘的旅人在回乡前匆匆塞进袋子里的伴手礼。我也不想细究这伴手礼的精致与粗糙,那毕竟是她一字一句发给我的,对于梦到爱情的人来说无异于“御笔钦点”,义不容辞。
于是第一日的读书笔记就半冷半热的出炉了,如蒸塌了的年糕一般和各位见了面。现在想起了那篇奇形怪状的文章,一半大概是余华先生笔下的“知乎公知”风格引起了我的不适,另一半大概是雄性动物的好胜心作祟,总觉得“我喜欢的姑娘觉得你的书好,我就偏要挑个刺儿出来。”这样的草蛇灰线也让后面的很多读书笔记沾染了咬文嚼字的习气,有人也许便要扼腕叹惋以至于义愤填膺了。岂知若无这些小心性,便未必有这些文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读书笔记也一篇篇的增加,重点也从挑余华先生的刺转为真心的欣赏和真心的批评。在这些跌宕起伏的欣赏和批评中,我掺杂了不少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我想若有一天那位姑娘看到,也算对没来得及说的过去作了一番浅谈。但我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在好书云集的满汉全席中只是一盘放在边儿上的小凉菜,刚上桌还有人拿筷子搅和几下,主菜登场后便必定无人问津,人家姑娘未必有从头尝到尾的雅兴。何况在她的生命中,我大概只是过往一痕清霜,谁会在意清霜能摆出什么造型呢。
也许现在有人在意——读书笔记看而后赞的尚有数人,看而未赞的难记其数;也许将来有人在意——读书笔记放在网上生成的无数条痕迹像是通往罗马的小路,引得未来的游客慕名而来。世界的过去因教育普及而相同,世界的未来因朝秦暮楚而模糊,世界的现在至少还是握在我们手里的。
前几天收到知乎消息,只有短短两个字:“谢谢”。那个让ta感谢的答案,于三年前写下,恰逢今日结果,颇似《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急切是吃不上的。也许我期盼的那位姑娘也是一只小小的桃核,被命运抛洒在这片土地上。她勇敢地走着,却不知未来真正的模样。未来可以被“计划”吗我在遇到她之前,我的人生计划是买得起苹果最好的显示器,再配上四只立体声音响,下半辈子就和它们做伴了此余生。但命运抓住了我的项圈,把我这只懒狗拖到了另一条路上,并且指着我的脑门告诉我:如果我可以努力工作一点,那些工作成果经过千万人的流转,必定会让她受益;如果我遇事向前冲一点,那么总体的工作量就会减少一点,同样经过千回百转,她也能多休息一点。不打扰她却能让她生活得更好,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我不知道数学为何让我们相遇。只是世界从我们开始,确实变得不同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