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可能遭遇到无法忍受的痛苦,比如失去亲人、从荣耀中跌落、突然生病、亲密的人的背叛等等。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突然失去孩子无疑是让人痛不欲生的,就像江歌妈妈一样。新西兰作家和记者琳达·科林斯在《永远的女儿》中描述了一对父母突然失去女儿的悲痛故事。
故事开始时,一切都像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可是女儿却不见了。母亲和父亲四处寻找,但找不到女儿,正当他们焦急不安之际,公寓保安莫汉带来了令人痛苦的消息:女儿跳楼自杀了!女儿的去世似乎改变了一切,就像世界上突然失去了一件珍贵的宝贝。夫妻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但他们努力隐藏自己的悲伤,忙着处理丧礼。朋友和亲人在这个时候给了他们很多支持。
重新回到曾经去过的地方,带来了一些变化,一次又一次地回忆起与女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悲痛的心情好像有所舒缓。通过多次访问女儿的学校和她的同学们,翻阅她的日记,女儿真实的情感完全展现在“我”面前。她对父母的无限爱,对新西兰的不满,对学校的厌倦,对有些老师的信任和失望,对无法融入的不安,对找到同类的安心感,对某个女孩的依赖和喜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原来,女儿在学校被“酷孩子”所孤立;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女儿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给予理解和关怀;原来,女儿陷入了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困扰;原来,她的谎言成瘾只是应对注意力缺陷障碍的机制而已。
在各种情绪的挣扎之后,维多利亚最终在令人难以想象的恐惧、痛苦和孤独中选择了自我毁灭,一切都在无声中发生变化,但“我”却没有察觉异常之处。沉浸在忙碌地处理一切,以为自己对女儿了如指掌,以为她过得很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小维以为她的离去不会带来太多变化,但事实上,父母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学校的人事也发生了变动,就连好朋友玛丽、安娜和索菲也深受这件事情的影响。她并没有像她自己所想的那么不重要。小维的死让“我”坦诚地思考与女儿相处的方式,重新审视人性、家庭、学校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一次又一次地直面失去至爱的痛苦,最终选择怀着对女儿的爱意继续勇敢而坚强地生活下去。从无尽的悔恨到沉浸在回忆中,从不理解女儿的选择到逐渐理解她的痛苦,从悲痛不已到忍痛继续生活。这是一个母亲坦诚面对自己的故事,是一个内心挣扎的少女在无声中呼喊的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