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出版于1979年,因此存在一些观念上不合时宜的地方。例如泥瓦匠虽然是个坏人,但他在外面接私活是合理的。如果放在改革开放后,他的技术应该能够成为第一批万元户,如果个人财产有了保障,可能不会对他的妻子那么苛刻(即使一个人的人品再坏,如果放在现在,也得讲究面子,不能让老婆穿的太破)。
男主是个好人,但他的父母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这在那个年代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他的缺点之一是不应该认为女友也应该留下来,这件事已经被他的父母批判了;另外,他也不应该阻止村民讨饭。虽然反派鼓励村民讨饭的用心恶毒,但在村民的角度看,男主的规划不一定能够实现。在没有赢得充分信任之前,让村民留下其实就是在摆高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仅仅是自己是好人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们相信你是好人。
女主在开头和小李子的对话中,我就不太喜欢她。她有一些不得已的地方,但在和小李子谈话时,并没有表明自己是不得已,而是大声唱高调。她确实很苦,想要离开是很正常的愿望。原来她打算在那天发放救济款,但因为孩子们吵闹决定改天发放,这是不知轻重。但是由于救济款丢失,导致有人死亡,她还是只关心自己上大学的问题,这是有些过分的。最终,她死得太惨了,失败远远超过成功。当真相大白的时候,村民居然响应“呼唤老支书”的口号,却没有怜悯她的死亡,挺冷漠的。但这也说明她确实脱离了群众。
反派的人品是极其烂的,但居然长期没有玷污女主,我一开始以为是中国读者的情感需要,才导致作者不得不设计不合理的剧情。但事实证明作者非常厉害,《反派》的确是个恶人的典范。他不仅假意让女主上大学,同时也断了女主的道路,还设计了连环计来陷害男主。
尽管一开始我认为小李子是更加出色的女性,但当男主表现出移情的迹象时,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我认为小李子和大憨才是天作之合,女主的品性也不错,所以男主应该去安慰她受伤的心。最终,大憨找到了关键的线索,破解了水泥谜案,小李子也应该明白该选谁了。
在信息方面,我听说在那个时候,出门讨饭是需要开证明的,但这个地方还是积极通融。在小说中描写的县城经济生活基本正常,小饭馆还非常兴旺。据说在那些年代,城市居民虽然也物资短缺,但勉强能够保障生活,而农民完全是自给自足、自负盈亏。这在小说中呈现为情节后,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开头小福子之死,孩子们如果不是为了小伙伴,就不会坚持要吃油条。他们坚守小朋友之间的承诺,但却无法理解成人之间的贫困;那个城市的妇女本意只是让她的小女儿不要当场吃油条,但说了一句“野孩子要上来抢”,却导致了三条生命的消逝。可见,在做人方面,厚道还是最重要的,一言丧尽平生德行。
据我所知,现在的盐碱地不再进行治理和改造,而是因地制宜地种植适合盐碱地的作物。包括主角在内的那些年,科研并未取得太多成功,做事很不容易。虽然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细节方面还需要不断地试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