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2号开始看这本书到15号读完。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带娃,就是读这本书。我本来正在看叶嘉莹的《陶渊明饮酒于拟古诗诗》,但一翻开这本书,就舍不得放下了。这本书好读,比起那本书,一天可以看100多页,很有成就感。
首先,这本书的母女两个都很真诚,真实地记录了她们的故事。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没有说教,只是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得到了启发。
作者王食欲的高中生活,真是让人羡慕。18人的小班,课程设置很独特。历史课注重训练对历史事件的思辨能力,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就是一篇论文,允许学生去高年级的实验班听讲。周三周四的下午没有学科课程,可以留校自学或者去找校外导师。周五最后一节是选修课。课程实在丰富,从古典音乐鉴赏到油画基础,从生物实验到C语言课程。如果上高一的女儿看到,会很难过的。
女儿每天早上5:10起床,到晚上9:50放学,回到家还要写作业。有时会写到晚上11点。每天的课程一节挨着一节,满满当当。从周一到周日,几乎没有放过假。高考的三天,需要他们的教室而是让他们去了另外一个校区上课。学校美其名曰怕去替考。高考的最后一天,上午11点放假了,第二天早上九点又返校。这一天的假,对女儿来说就像盛大的节日。她晃着腿躺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让她出来转转也不去。因为看电视,可以不动脑子,身体也得到了休息。
以前的高中生,每周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学生可以出来去大街上买东西,放松一下。可疫情以来,这个规定没有了。现在疫情结束,这个规定也消失了。看着女儿整天忙碌,我总是很心疼他。但这是一个县级高中。多少年都没有清华北大学生了。但我们只能这样跟着学校走。
看着王食欲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我真是很羡慕。本书的最后一章“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作者肯定了鸡娃教育。进入更好的学校,就有更多的职业可能性,获得了实惠的生涯教育。但同时又点出自己不会玩耍了。难以享受单纯的玩耍和娱乐,残酷的自律是不值得称道的好习惯。
在健康面前,一切拼搏都毫无意义。而食欲的妈妈也说,鸡娃多年,得出最重要的结论是,做父母的一定不要瞄准分数鸡娃。要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幸福的普通人,就是能够找到人生支点的人。这个支点不应该是成绩、分数、工作成就、名声威望等一切可以被量化的和横向比较的事物。在找他的过程中,反而要关注个人的满足感,成就感等。要为孩子提供他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的养分和支持,引导他寻找热爱和喜欢的领域,让他畅想其中,逐渐深入,不断挖掘。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支点,同时也找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那样我们就不会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鸡”自己的娃。我们可以优雅地恭喜别人家孩子取得的成绩,也可以开心地为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孩子会幸福地成长。父母也不会因“内卷”而痛苦。教给孩子寻找快乐和幸福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勇敢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是孩子一生最坚固的盔甲。那样长大的孩子,无论将来经历怎样的坎坷和磨难,都能从生活中寻找到快乐,用快乐和幸福去面对未来的一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