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已经痛击我心,对于没有相似经验的人很难理解这个视角。在我意外考上985并且入学之后,我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迷茫、混乱和错愕。我以为是自己太差,不然怎么在英语课上好像只有我听不懂,别人简单的面试就能进入记者社团,而我觉得难哭了。在社交活动中,我也只能支支吾吾羞于开口。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直到毕业多年后,我逐渐意识到可能我并不是个例,而是背后阶层的共性。本书给出了更清晰的学术探讨,即低阶层学生与精英教育隐形要求的文化语码不适配。
在大学以前,我从未读过课外书,从未思考过独立思考的概念。所有的力气都只够应付考试。大学以后,一切都变了,但我却感到自己渺小,文化错位让我感到干涸。就算是工作后,我也不知道人生是为了什么,该如何确立长远的目标,该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该如何提前为未来做谋划。由于身边没有先驱者,所以大部分事情我只能在别人做过之后才能开始知道。例如,在找工作时,由于没有实习经历,我只能依靠在大学期间总是好好学习的优点来保研。当时,我的加分项太少,几乎错失了机会。我一直以为自己如此封闭是生来如此,但现在我逐渐意识到,背负着小农经济的家庭文化,我像父辈一样认为所有事都可以自给自足,也像父辈一样木讷、不善于言谈。但当我彻底与家庭决裂,走向外界并促使自己社会化,我才发现,在商品经济时代,只有更高的社会化程度才能够为自身提供更多保障。主动编织一张自己能够游走的社会关系网,借助信息流通和价值共享,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可惜的是,这些应该在大学这一脱离封闭式高中的阶段进行个体早期社会化时考虑,我太晚了。
顺着潮流前行,社会浮动的机会有那么多,但却好像没有一个属于我。我看到在海边拾贝壳的人,他们总是能够捡到光彩夺目的贝壳,我非常羡慕。于是,我鼓起勇气去请教他们的秘诀,但发现他们的秘诀已经过时了。他们能找到的贝壳早就被抢走了,我只能遥望他们的背影,感到无助和迷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