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对自己撒的谎。”
这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的中心句——没有人喜欢直面痛苦,直面羞愧,失落,愤怒,不安等等负面情绪,于是我们从潜意识里分化出各种应对模式,以实现对痛苦的隔绝和回避。
包括了压抑与否认、置换与反向形成、分裂、理想化、投射、控制、思考、羞耻防御。
日常生活中,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有的人明明渴望一件事——比如爱,财富,名望,乃至sex……
但他们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需求,甚至反过来攻击这些需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表现出对这些欲望的排斥和仇视。
他们坚信,欲望是痛苦的来源,只要我没有欲望,欲望就无法伤害我。
其实“崆峒即深柜”也是这个道理。
有的女生离不开渣男,你问她为什么,她半天憋出一句“其实他对我也挺好的”……
这种旁观者眼里的“恋爱脑晚期”,其实可能是她对自己放下处境的合理化思考。
她不愿意承担“看走眼”的错误,于是用这种蹩脚的理由为自己的选择辩护。
有的人秉承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把身边的人事物绝对理想化,而当现实无法满足他们的理想时,他们就报以强烈的怨怼和失望。
他们就如罗翔老师所说,无法去爱具体的人。
因为在他们眼里,“不够完美”,“不够理想化”就意味着伤害,他们无法容忍丝毫伤害的存在。
这种分裂的想法,以病态的方式将他们“保护”起来。
还有些人对生活保持严格的秩序感,不允许任何超出他们预期的事情发生。
甚至为了维护这种秩序,他们会拖延和逃避某些特定的,有难度和不确定性的事情(比如创业,换工作,恋爱结婚)。
本质上未必是他们真的不想做,而是他们通过极端的控制感来逃避失控的不安和焦虑。
……
读完这本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的行为模式——
很多时候别人做出让我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现在看来,很可能也都是在防御和回避痛苦。
这会让很多因为误解带来的冲突,有了新的解读方式。
“Ta并不是真的不可理喻,只是太痛苦。”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时常回顾自己的行为模式,是否也出于逃避痛苦的目的,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手段?
以及,书中最温暖的一个观点是,即便我们察觉到自己正在运用这些模式逃避痛苦,也没关系:
我们可以与防御同在,只是不被它主宰。
而事实上,当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就不会有那么强大的控制力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