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老师是一位散文家,她的散文集一直都有在读。最近读到的是她近几年的新作《麝过春山草自香》,每篇文章的时间落款处可以看出都是近十年之内的作品。我觉得人生不同阶段对于过去的人和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对同一对象为载体。所以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更加迫切地想知道老师这几年的生活感悟和心情。
读到老师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地亲切。她写天气、写四季,写花、写草、写走过的土地,写小岛风光还写两岸情谊,写故人亲友也写远方的来客,写动物、写花园、写一切能带给她新鲜感的事物。我们似乎也和老师一起躲过雷雨、拂过春风,一起缅怀旧人、迎接故友,一起怀念工作的伙伴和远方的交流。老师在我眼里是多么好的散文家啊,但在书里,她还说自己不仅仅是散文家,她喜欢小说和诗歌,且读的是文学系,这让我看到了老师幽默的一面。
说到老师的幽默,可以从悼金庸这篇文看出。此文写到老师教育孩子时,孩子过于正直和善良,连隔天的考卷带回家了都没有打开看的心思,而是第二天原封不动带回给教书老师然后打开考试。老师害怕孩子以后出入社会受到社会的毒打,于是就给孩子看金庸的书。没想到孩子读的如痴如醉,真的从书里学到了是非善恶,更有男女情感,权利和欲望都有所感知。孩子长大后去国外读书,去之前搬了一箱金庸的书,更成为各大华人的借书地,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等到儿子中年,每次谈到金庸,还会眉飞色舞。这篇文章看起来是在写孩子的成长,但却充满了对金庸文学的赞美。老师借助时间的力量来怀念和赞颂金庸老师。这篇文字诙谐又真诚,让我也想到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书。
再谈老师的散文,有一篇是老师的回想,副标题是我爱上一个家伙。本来以为是情感散文的开头,但其实爱上的是文学。这并不在她的计划中,也不在父母的计划中。在父母眼里,她是要学医的孩子,但是九岁就喜欢读书的她什么书都读。于是在十七岁入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在求学过程中,她喜欢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儿童文学和文学评析,她的喜爱是所有题材和全方位的。她说:“在文学世界里的价值是可以互相兑换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价值多少。”我感谢老师对于文学的坚持和喜爱,不然我们不能读到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也感叹老师对于喜欢事物的发现,要知道很多人一辈子都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找到喜欢的东西并且一直坚持下去是幸运又伟大的事情。
我已经读了老师的散文很多年了,她就像我的真实老师一样,讲过去的事情,聊聊家常,告诉我一些人生道理。或许当时我并未能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会领悟到老师的道理。结合古人的字句和老师的经历描述,我们看到了很多以前的故事,人会有分离,但文字不会。它会让我们更好地记住当下的情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