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被太多人熟悉。其中描写的是父亲送其求学远行,在火车站跳下站台、翻越铁轨去买橘子的故事。而今天这本同名的书则是出自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之手。那背影在这本书中又是何意呢?
马未都先生的《背影》一书由多篇写在不同时期的文章组成,全部是他为已故的亲朋好友写下的悼念之文。所以“背影”在本书中的含义就是生死离别的身影。这本书是对故人的悼念,也是作者的精神寄托,把对至交无尽的情思留存纪念。
翻阅这样的文章,回味作者与身边之人的故事,仿佛也置身其间,一起重新回到过去的时光。期间有欢笑有泪水,有青春有热血。很多故事和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莫过于父母,对马未都先生而言也是如此。开篇第一章就是对自己父亲的纪念。回忆了父亲的一生,从军当兵,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后来被发配到五七干校改造。父亲带着他们三个孩子和一口铁锅去了东北。到了干校后,什么吃的都没有,父亲却像变戏法一样从兜里摸出了一把黄豆。特意用铁锅给他们炒黄豆吃,但是由于锅柄没有安牢固,在豆子即将出锅的时候,全部扣在了炉子里,一颗也没有幸存。在那样天寒地冻的东北,面对着无一幸存的豆子,三个孩子十分难过,而父亲的内心可能更悲伤。这就是特定时代造就的人生,他们经历了也变得更加加强。
其次,马未都有一位擅长碑拓收藏的朋友,叫做秦公。因为这名字还闹了笑话。马未都以为“公”是大家对他的尊称,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称呼他朋友为秦公,谁知这却是人家的大名。后来熟悉了之后,发现俩人十分聊得来,渐渐成为知己,经常深夜一起创作、聊天。秦公有个特别的生活习惯,他每次睡觉前必须要看报纸。这个习惯有多夸张呢,就是不论再困,只要没有“字”可看,就怎么也睡不着。反之,只要一看到“字”,立刻进入梦乡。有一次,他们晚上聊的很迟了,大家都有倦意,但仍然决定出去吃点夜宵,到了饭店,秦工拿起菜单点了一道菜便不再说话,众人一看发现他睡着了。这样有趣的朋友,离开人世却十分突然,这也可能是马未都一直的人生遗憾,没能见秦公最后一面。
最后,整本书是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同时也是时代烙印下的故事,生在何事、遇到何事是不能选择的,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适应环境。不论是俞伟超先生还是史铁生或者马未都的父亲,都是经历了风霜却依旧坚强前行的勇士,留下的背影令人敬畏。马未都先生在收藏文物之前是搞文学的,在出版社做编辑。因此有机会认识了史铁生,通过他对史铁生的描写,让我们有了侧面了解这位身残志坚的作家,了解旁人眼中有血有肉的大作家。马未都先生还写了他和原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的故事。俞伟超先生是中国考古学中的泰斗,在做学问上有很深的造诣。但更让人关注的是他左右手对称地缺失无名指这件事。身体上的残疾也揭开了俞伟超先生曲折苦难的人生。他的残疾是自杀留下的,他有过三次寻死的经历。第一次是将电线缠绕在左右手无名指上,随后拉开电闸,这次事件并没有夺去生命,而是失去了两根手指。但他想死的心依然没有得到救赎,第二次他选择了卧轨,由于司机及时刹车,幸亏当时火车头前部有片像铲子一样的造型,他仅仅是被推行了百米,造成了大腿肌肉的严重撕裂。而第三次,几乎没人知道,也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在阳台上自缢,都已经窒息但是绳子却断了,他跌坐在阳台一夜,从此收起了自杀的想法,重新去追求人生的价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