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死了,但我没有!”伊万伊里奇死亡后,身边的人竟然都是这种心情吗?
读到这里,真的有些不寒而栗,心被揪着,又像被某个沉重的东西压着,喘不过气的感觉。
这部作品,开篇给我们呈现的是,伊万伊里奇日常工作的环境。
当喜爱伊万伊里奇的同事,当在报纸上看到伊万伊里奇的死讯,同事们开始波澜不惊地讨论谁来继承伊万伊里的工作岗位。
就仿佛伊万伊里奇的死,对于喜爱他的同事们来说,只是腾出了一个岗位罢了。这么以来,他的死,对同事哪怕是平常都很喜欢他的同事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同事们按部就班地开会、工作、打文特牌,当然还要抽出时间,必须去履行祭奠伊万伊里奇这一无聊的仪式。
而对于伊里奇的妻子,她关心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抚恤金,她的悲伤也是流于形式。
“瞧,他死了,但我没有”,是每个旁观者的心声。
托翁在这里呈现给我们的是,面对死者生者几乎异化的心理——面对身边最熟悉的人的死亡,大家内心没有丝毫的悲伤,甚至唤起了一种喜悦之情,“死的是他,而不是我。”
一开始不太理解托翁描写的这种心理,不太理解他笔下刻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冷漠?
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这种不理解来自于不接受,我内心的信条、包括我们所处的环境告诉我们,一个人死亡,至少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会很悲伤很久,而这其中,必定是有很深的人类感情相连接的。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托尔斯泰伯爵在一八六八年经历了“阿尔扎马斯的恐怖”,精神危机一直困扰着他。随后,病患和丧子之痛,让他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独特的视角和真切的感受。
更是与托尔斯泰所生存的时代息息相关,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是当时官场和社会的缩影,更是作者内心看待世界的方式。但这恰好反应人生的常态,就像我脑海一直回荡着鲁迅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作品的后半部分,真正印证了这句话。托尔斯泰把视角转向伊里奇最后的日子里,他所经历的身体、精神的折磨,以及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孩子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加重了这一悲剧和批评色彩。
作品的第二部分,开篇托尔斯泰对伊万伊里奇的一生做了最精炼的总结:“伊万伊里奇一生的过往经历时最简单最平常,也是最可怕的。”
多像中国人所说的“盖棺定论”啊,古人讲,一个人死了,才能真正评价他这一生。
伊万伊里奇死了,大家在他的尸体面前,感受到的是“该做的都已作完,而且做对了。”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他人给死者的评价,这是真实准确的吗?
死者又是如何评价自己一生的呢?托翁为啥说他的一生是最可怕的呢?
接下来,作品简单回顾了伊里奇平凡的一生,把视角着重放在死者生前对一生意义的追问上。
伊里奇生活的可怕,来源于他按部就班地生活,出色完成学业、工作、结婚生子,也经历和度过了中年危机。他一生都在严格履行他所认定的一己之责——身居高位的人们认作职责的一切。
从这一点来说,伊万伊里奇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皆是伊万伊里奇。
伊万伊里奇所信奉的生活,在他经历病痛折磨回顾一生,脑海里突然冒出对灵魂的叩问,他开始意识到“有什么东西不对头”。
在先前他度过中年危机,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和薪水,和妻子的生活也和谐起来,他曾感受到十分幸福。他觉得按照自己的信仰走下去,生活本该如此。
直到身患重病,经历肉身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开始问自己,“你想要什么?”这时候内心给出的真正答案是“不受痛苦,活着。”
他继续追问“如何活着?”才发现除了童年和求学时能感受到的美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的感受越来越少。他回顾婚姻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日复一日,他看清了,他后来的二十年,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可悲。我们一生追求的,都是我们认知范围内的正确,做正确的事情,倘若我们所认为的正确恰好是不对的呢?
“但是,我按照规矩做了一切,怎么会不对头呢?”这是伊万伊里奇再次叩问心灵的话语。经历思想挣扎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远离生命,也意识到从前生活的不对,可已经没有时间去纠正。
“什么是对的呢?”伊万伊里奇在濒临死亡的间隙里,仆人格拉西姆和儿子瓦夏的爱,让他的灵魂得到救赎,光取代了死亡,寓意着他的灵魂获得了新生。
托尔斯泰先生虽然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但对于死亡,他仍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追求。
这在他的《生活的信条》有很清晰深刻的体现。这个故事里,讲了一个掌管生死的天使,一时心慈手软放了一个独自带三个孩子的母亲,被贬人间六年了解人性个故事。
经历六年的沉淀,天使找到答案,在离开前,他说了三段话:
“当你的妻子将你们橱柜中仅有的那块面包递到我的手中时,从她的眼神,我解决了第一道难题。人们的心中,有爱!因为‘爱’,使他们甘愿付出所有。”
“当我见到那位富翁时,我解决了第二个疑惑。人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刻钟会遇上什么!因为〝无知″,使他们无所畏惧。”
“当我见到那两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清楚的了解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人,可以仰赖陌生人的帮助而生存!她们的母亲之所以会求我不要带走她是因为她觉得,没有亲人的照顾,这对双胞胎根本没有存活的希望。但她永远不会知道,有个陌生的女人,代替她尽了母亲的义务;有一群人,正帮忙抚育着她的孩子。因为这份〝莫名的感情″,使得人间充满了温暖。”
读完先生的这一作品,我渐渐不觉得结尾处,伊万伊里奇突然因为爱而获得救赎感到突兀了。这寄托着托翁对死亡的圆满和富有浪漫色彩的追求。
“如果生命还剩下最后100天,你会做什么?”
网络上曾有个这样一个关注的极高的话题。
有人说,会先辞职,让自己自由;
有人说,会每天写一封告别信,然后发给亲朋好友。
有人说,会化最精致的妆,买张车票,自己一个人去远方独处。
还有人说,会陪家人好好吃一顿饭,好好拥抱告别所有人。
更有人说,什么都不做,就安静地等待死亡……
如果,也仅仅是如果,我们活着,就不会去做这些事,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
就像《伊万伊里奇之死》这部作品里的旁观者,我们活着的时候,总觉得死亡很遥远,可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我们对生和死缺乏敬畏和珍视。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常常被教育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快速“长成懂事的大人模样”,我们学习如何能“更快获得成功”……唯独没有人教过我们,也没深入思考过,该怎样直面死亡。
“如果我整个人生都是错误的呢?我真的活过吗?”
你,真的活过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