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非常厚实,我认为它完全可以出一本简化版。我觉得它更适合当做一本工具书,因为彼得森的12条法则看似是针对人生80%的不如意,但关于一些观点略微轻描淡写,为例子花费的篇幅也太多了,有点繁琐。对于初读者来说更为适合,而对于那些有一定阅读积累的人来说,这并不算是一本特别值得高评价的书。
12条法则中,并非每一条都能唤起我的灵感。尤其是其中很长的篇幅介绍孩子,我感觉并没有很强的共鸣。相反,我把它们分成了不同的类型,这样更容易让我吸收它们。
交友篇/
“交友不慎是更容易的选择,你和你的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一起走向了愚蠢的虚无、失败和痛苦,为了一时的享乐而牺牲了未来。你们心照不宣地约定,要避重就轻地活在当下的放纵里,并且不要点破彼此的这种行为,这样双方都可以更轻松地逃避责任。”
OP:的确,我确实也经历过一个叛逆期,与那些不喜欢学习的朋友渐行渐远,因为不想承受那份压力,我选择了可以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短暂的放纵使我感到自在,但结果却是近墨者黑。
“忠诚需要建立在公平和坦诚之上,友谊也应该是互助的结果。”
OP:要想要一个下属真正忠心站在自己这一边,领导需要首先真诚地说出一些看似是自己人的话。认真工作虽然是每个人的良好习惯,但职场上也需要明辨是非,了解人情世故,而这些交际往往也带有一定的利益联系。
“一个聪明人只需要保持沉默,就能变得更加聪明。”
OP:学会深度交流是我需要不断培养的习惯。
认知篇/
“年轻的时候,人们既缺乏独立思考也缺乏认知,因为还没有来得及积累阅历、智慧和建立起个人标准,所以只好和他人进行比较。相比之下,人成熟后反而会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人生状态会更加个人化,也更加难以与他人进行比较。”
OP:距离我初入职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因为学生思维而吃亏的时刻,被批评过后内心焦虑,也尝试过因为工作简单而深陷emo情绪的时候。但渐渐我发现,工作的能量源于自身,每个人都有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如何快速转变并平稳落地,只在于自身,当然也和社会经历有关。疫情时期走出家门不易,读万卷书则是更好的选择。
“你追求什么,决定了你看到了什么。”
“你必须选择看到什么,忽略什么。”
“生活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本身,而是源于你的无知。”
OP:以上三句话可以一起引出我的感悟,生活这两个字本身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源自于每个人的认知。生而为人,我们需要不断地断舍离。在这其中,要学会拒绝那些不值得相处的同事或朋友,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精力。很多时候,浪费我们精力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处理事情时涉及到的人际关系。
兴趣篇/
“你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培养自己对某些事物的兴趣,但有些事物总会很吸引你,而有些则永远不会。”
OP:就像我重新捡起小时候学习的乐器,我发现虽然我对一些乐器有着好奇和探究的冲动,但钢琴对我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