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江子的《回乡记》,仿佛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有很多写中国乡土变化的作品,如莫言的《蛙》、马金莲的《马兰花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但江子运用平凡的血缘关系来描写乡村的变化。从几千人的大村落变成只剩两三百人,享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生活和教育思想变化的欣喜。《回乡记》看似描述了陇洲附近几个村庄的变化,但实际上是真实写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人们思想、文化和经济的变化。在第一辑《出走》中,江子通过描述乡村人的出走经历,真正折射出人们思想的变化。在乡村慢慢衰落的同时,县城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到来,人们离开位于偏僻地段、思想落后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走向生活便利、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和工作机会多的县城和大城市。这些新鲜事物和变化不仅让人们钱包鼓了,思想也随之变化。如今,出走成为当今有能力的乡民的常态。在《练武记》中,江子将祖父辈的乡村武术的盛行、孙子辈乡村武术的衰落和商业化等写实出传统乡村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逐渐失去的痛心和无力感。在《行医记》中,江子首先讲述了过去村医在乡里的重要地位和村民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医需要付出的努力。然后将那时候熙熙攘攘的村医院和现在荒废倒塌的公房进行了对比,多次用对比的手法来写出乡村的变化。在文中,下陇洲被描写成了一个缩影,但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在《购房记》中,江子描写了父辈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并城市安家的故事。作者用“逆子”来形容自己,感觉自己因为见识城市化带来的各种便利而在努力地说服家人抛弃自己的家乡。但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只是在真正凸显家乡在自己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怀罪的人》中,江子用虚构的形式写出了三生的故事,来说明家乡母亲无论怎样变化,都有着博大的胸怀,用爱来包容浪子回头。人有故土之念,自然也有出走之愿。在《临渊记》中,江子通过李瑞水高考后离家出走二十多年的故事,邓汉黻出走南下广东安家,上陇洲村刘春和刘时显的举家搬迁,讲述了家乡这个伟大的母亲孕育了无数人的灵魂和身心,但因为历史、地理位置、人口资源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它成为一个粗心的母亲,不能面面俱到,无法察觉到一些孩子的心思,让孩子觉得原生家乡是一个“深渊”。所以,有些人离开故乡就是为了自我救赎。但是,作为一个家乡的“叛徒”或“逆子”,对家乡的一切不闻不问,可能就是在保护母亲的高大形象和体面。在异乡保留着家乡的传统和饮食习惯,可能就是在心里尊重故乡吧。在异乡记录自己的故乡的信息,就是在向子孙和旁人证明自己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