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北京人》的时候,我感觉和《雷雨》的创作手法有些相似,都非常沉闷、压抑。不同之处在于,《雷雨》是描写雷雨前的憋闷,而《北京人》则是呈现了逐渐冰冷的天气。不过,《北京人》的人物对话非常生动,矛盾更尖锐更直白。现在我能想起来的人物包括大奶奶的尖刻,文清的懦弱及“废物”,以及愫芳的隐忍。最集中刻画的应该是这三个形象。老太爷的自私也很独特,以至于我一度怀疑他是否对愫芳有异样的非分之想——似乎是熟悉的雷雨配方……
“北京人”是最大的象征,剧中也明确表示了,他们“自由”。这部话剧和《雷雨》不同的思想也就在此——它表现的是没落封建家庭像囚牢一样紧紧束缚着家庭的所有人,每个人在家庭中都痛不欲生,没有自由。并且这样的家庭是世代相传的,由老一辈到中间一辈再到孙辈,再到孙辈的儿子,永无止境,无人可逃。
老一辈就是老太爷,他的不自由体现在死亡这件事上面。一方面是他老了,人生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等死;另一方面是他连死都不能保全自己的死法。他最看重的棺材在他身上应该象征着他封建贵族最后的一点面子——但最终他居然没能保住自己的面子。我认为还有一个隐藏的方面,那就是老太爷在剧中几次因事激动要死,最终却都没死,反而是他的大儿子文清明确自杀而死。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老头为什么还没死呢?我想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不自由。在情理上他是最该死的,却始终没死。他本人当然是不想死的,但死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他活着只会在死亡的恐惧和大奶奶的尖刻中无尊严地度日,只能痛苦。而且老太爷虽然情理上最该死,但从剧作表达上却绝对不会死。因为他和周朴园一样,是封建大家长,象征着封建家庭、封建社会。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封建家庭在近代是如何地没落但依旧活跃,祸害无数。他(它)老了,却是死不了。家里的人有的敬重他,也有的盼着他快死,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态度。
在外面的中间一辈以文清为代表,开头就说要走,到最后也没走成,最终自杀。他心里明白这个家庭的令人窒息,所以想逃。但是他自己的性格和无能却又使他逃离后不得不再次回来,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他受老太爷教育,是典型的封建长子形象——没有任何生存技能,只会吟诗作画和玩鸽子,当然也离不开鸦片烟。但他又是那些认识现代教育的人,所以在整个家庭中他才会感到悲哀。妻子的刻薄和不理解,使他根本没有任何婚姻上的幸福。家里的产业都由大奶奶——他的妻子打理,这更显出他的无能和自暴自弃。愫芳是理解他能和他琴瑟和鸣的人,但愫芳是他的表妹,而他又已经娶妻,所以他们注定只能相顾无言,平常只以书画交流排遣一点苦闷。文清之后是逃了出去的,但很快就回来了。作者没叙述他为什么回来,但从他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在外面——在外面的风浪”,所以他的懦弱无能可见一斑,愫芳最终也因此离他而去。他是一个巨婴,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更痛苦。外面和家里都去不得,最终只有一条路——自杀。
不想分析得太深,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部话剧中找到很多启示。他们都是不自由的,“北京人”代表了自由和希望。北京人又是我们的祖先,这可以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当时的封建文明已经朽败到难以与祖先相提并论的地步。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