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我在育儿路上遇到的困扰,也是让我很难释怀的一件事。还好遇到了阿伦森的《社会心理学》,让我从中找到了“解药”。
我之前给儿子报了平衡车的兴趣班。因为儿子长得比较壮,胆子也大,所以在普通班的表现也比同龄的孩子好那么一点点。除了普通班,学校还有另外一类班,是集训班。为了能挖掘儿子的“潜能”,我申请把儿子从普通班升到了集训班。
自从进了集训班,我和儿子的“噩梦”就开始了。一边是对训练强度吃不消、成绩几乎垫底的儿子,一边是急切地望子成龙的老母亲,两个人开始了艰难的“拉锯战”。
儿子对上课越来越排斥,我开始变着法地“诱惑”,只要他去上课,我就可以答应他一个要求,买玩具或者吃零食。可是,我的奖励政策并没有换来孩子“突飞猛进”的成长,相反,他在课上的积极性越来越小,表现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而且,我的奖励方式更加破坏了孩子骑车的内在动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动机驱使的,而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部动机是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外在动机是因为外在的奖励或压力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只有具备了内在动机,才能把某件事情坚持下去,仅凭外在动机,人们很容易半途而废。然而,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操作”不当,外在动机很有可能会取代内部动机。
儿子刚接触到平衡车这个“新鲜事物”时,其实他是喜欢的,每次上课都很开心。后来,因为我没有节制的奖励,每次去上课,都会满足一个要求,久而久之,儿子上课的动机就由喜欢,慢慢地变成了奖励。更过分的是,我的奖励首先是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也就是说,不管他在课上表现如何,只要上课,我会得到奖励。如此这般,彻底浇灭了他骑车的内在动机。
奖励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一是当孩子对某件事没有任何兴趣时,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给与适当的奖励,不过这种奖励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仅在起初兴趣很高时,奖励才会破坏人们的内在兴趣。如果一个孩子对阅读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通过给与奖励来鼓励其看书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他没有最初的兴趣可破坏。也就是说,给与正面的回馈,但是又不让人们感受到评价时所带来的紧张或担忧。
当然,以上关于奖励的利弊,不光适用于孩子,即使是对成年人,也是通用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