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我读过的最令我深受震撼、也最具感同身受的一本书。自己也是二本院校出身,与书中的主人公有着深刻的共情。那些鲜活的案例和时代背景使我感受到自己与书中人物的紧密联系。同时,作者对整个社会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的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令人印象深刻。通过纵向比较自己和学生们的就业经历,可以看到70年代生人和80年代后生人的巨大差异。70年代生人无论进入何种大学都有改变就业的机会,但是对于80年代后生人,个人的家庭环境才是决定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因素。历史的宏大叙事对每个人都产生影响,作者深刻强调这一点。80年代后人由于阶级固化,上升的渠道被限制,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家庭。这点非常有道理,因为在80年代和2000年之间赶上房地产市场的顺风车可能会让人生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我认为这段描述完全呈现出了近30年来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同时,作者也很真实地描绘了地域差异,近乎一本广东城市新青年的地理图鉴。我也是内陆生人,对于广州学生爱做小生意的特点感到惊讶。这可能是地缘政治造成的地方人群差异,对于内陆,农业耕作才是安稳标志,而沿海地区则更多地是去小本经营、为自己打工。此外,书中也描写了重男轻女的现象,这让我这个独生子女无法想象那些来自多个孩子家庭的女生所经历的各种阻碍,以便学习。一不小心就能成为工厂女工或者被迫嫁人。最后,广州人的安土重迁性格,甚至是最年轻的一代,也希望留在本地发展,很少有想去北方的。
作者通过每个学生的样本,发现了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性格的迥异性,这便导致了人生发展方向的不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可能是激发了我的斗志,让我想要奋发图强。我深深地感觉到,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许多人可能身困于原生家庭的囹圄,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机会为自己的未来设想、打通自己上升的渠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