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张明淑写了一本书《因为是自己的人生呀》,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十多岁,萌生了一个梦想。二十多岁,不停止挑战。三十多岁,不断全力以赴。四十多岁,接近有困难的人,给予他们帮助。五十多岁,内心变得自由。六十多岁,做了人生计划之外的事。七十多岁,每一天都过得很精彩。”
这样的人生,和大多数有追求的人的人生大致相同。有抑郁症状出现时,人们也许会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梦,我们来的时候什么都带不来,走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但当抑郁症状退去时,可能我们又会发现,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你可以把它仅仅当作一场游戏,但也可以在这场游戏中,找到独特的乐趣并乐在其中,这时,你就不会觉得它仅仅只是一场游戏了,因为你从中得到过一些趣味。不是吗?
倒不必细究人生究竟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与其细究这个问题,倒不如反过来好好问问自己:我从中看到了什么价值和意义?我对得住爱我的父母和家人吗?我有自己好好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吗?
对呢,恰恰因为这是自己的人生呀,所以,要自己做主,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主人意识,更主动地想着怎么去把生活过好,要这样才行的。
书里有个小标题,《和人比较,就是偷走人生的喜悦》,在中国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
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又或者说谁谁如何如何,试想,若是孩子说谁谁父母如何如何,做父母的又该怎么想。
努力的人,会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一些成果,也有可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不努力的人,有些会利用自己的生存之道窃取别人的成果;还有些不努力的人,只会在比较中对别人的所得羡慕嫉妒恨。所以,比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如果比较让你拿到一把尺子,对自身当下状态有个衡量,然后调整节奏往下走,那么这种比较也无可厚非,因为你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因为你发现要调整策略。
但如果你的比较只让自己变得愤世嫉俗,面目可憎,那就是用比较偷走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喜悦了。这又何必?
张明淑还提到她人生的一位导师,是一所设计学院的布拉加老师。
这位布拉加老师成长于米兰中产阶级家庭,从穿着打扮到待人接物都十分得体。还有一位导师是她高中朋友的母亲,这位母亲将七个子女都培养得很好。她所在的年代,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期,她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对很多话题的讨论都非常有趣,也有深度。除此之外,她在很多人面前的表现都极为得体应当,总是用舒适的语调轻言细语地讲话。
这些导师,都能展现风度,且他们能将生活维持良好的秩序,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子女和照顾他人的方法,懂得如何奉献,帮助他人。
明淑的父亲对她曾有这样一些教导,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教导并不陌生:
“必须心怀善意,竭尽全力地生活”、“真正的勇气是直面现实,而不是回避,要敢于自我反思,承认自己的不足”、“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冲动,明智之举是先停下来思考,做出判断之后再行动”、“自处超然,永远将自己置于生活的中心”、“负面经历既可能成为不光彩的过去,也可能成为耀眼的桂冠,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升华”。
居里夫人是科学界的泰斗,她也曾说过,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非易事。心怀善意地生活,其实也包括怀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面对生活。
抱着希望,也是抱着善意。如果太消极悲观,想必生活也很难回复我们一个笑脸。
自我反思,是人成长最为重要的一步,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改正不足。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敢于直面内心,敢于对自己坦诚相待,不掩饰,才有修正的可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