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有意思的自传,像是听了一位胡须斑白、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讲述他一辈子的故事,特别是对于人生中重特大事件的讲述和思考。我从中读出了一种人间值得的生命饱满,这也非常契合这本书的主题,即生命珍贵、无怨无悔,所以愿意再来一次。
作者出生在一个逃难到美国的犹太人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父母对他的陪伴与教育也并不足够。他是那个时代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没有人引导,也没有逼迫,而是出于作者天生对读书的兴趣,加之吃苦耐劳的犹太人的禀赋。从他的讲述学生生涯来看,对比我们中国当下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仍能看出我们的教育模式和规划,与70年前的美国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的作者家庭并不富裕,且一开始生活在暴力街区中,作者可能在家人的鼓励下坚持每周去图书馆看书,或者搬家之后,待在家里看书。而父母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杂货铺的经营里面,根本没时间也没有能力管教,乃至于早上将全天的饭做好,让小孩中午热一下解决午餐。这种散养模式在我这一代人身上依旧常见,因为家长们都在全力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时间的足够投入的确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我可以理解作者这样的读书少年一路绿灯进入大学,的确是同龄中的佼佼者,更难得的是出生在普通的、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家长关注的底层家庭。但是他的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并没有我们中国集体式、批量化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的压迫感和机械感,他依旧有很多时间和自由充沛的精力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作者来说,就是读书,包括文学。
作者真正的学业压力在于进入大学之后,想要挤破头成为5%才能进入医学院(一般不允许犹太人进入)。为了门门拿到A+,拼命完成学分,熬夜阅读、研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靠咖啡提神,睡眠严重不足。这更像是我们高中生该有的样子。只是我们高中生的身体还不够强大,且正处于叛逆期等等成长阶段,硬生生地将天赋和脾性碾压成一张张的试卷和一道道题目,对于这些知识掌握的方式只能在于拾人牙慧,最终完成命题作文。因此失去了读书、研究本身可能的乐趣和成就感。对书本、知识的功利性和短平快的追逐,必然会遭到负面性情的反扑,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最年富力强的阶段,失去对读书、阅读的兴趣。
我们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不仅仅在于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早已过时,而是在于没有足够的投入资源以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对金钱的追求的确是过多引导了这个社会的导向,然后引发很多社会问题,从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成为了热门的行业。作者也感慨当初自己买套房子也只需要两三年的年薪,而现在年轻人需要三四十年。包括作者在夏威夷军事基地的天堂生活,还有后期学术交流等等,都得益于美国二战后国力日益崛起直至超强的时代背景,这波红利像极了改革开放的那一拨人。从这时间来看,美国比我们领先50年,而我们追赶可能会远远超过这个时间。不仅是自己各方面机制依旧不完善,还有外面的围追堵截,早着呢。
扯远了,回到作者这个青年期,我想他是经历了高节奏高压力的医院和科研考验,并且创新性地在新兴领域找到了突破的领先的方法。这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事业上,而给力的老婆还生了4个小孩,作者本人也懊悔没怎么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当然,雇佣别人照看小孩,给小孩报夏令营,供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除了放手,还是有足够的金钱支撑,这就是靠作者本人的收入足以支撑。除此以外,他们每年的旅游和交友,处于吃喝不愁、不担心钱的中产以上生活了。虽然房子的首付是靠家里人给的。说明他们那时候足够自信将来能力的提升会带来更多的回报,所以敢于享受生活的乐趣,并追求事业的成就感。而现在在中国,这种长达几十年的大范围的国力崛起已经基本走到尽头。等在我们前面的是巨无霸的美国,他们也已经尝到了虚假繁荣的自我骗局带来的苦果,站在原地神情木讷。
作者本身的职业就是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的开山鼻祖。心理疾病也渐渐在物质富裕的中国得到重视。美国人比我们早几十年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比我们先进几十年。作者在书中骄傲地享受着这个领域给他带来的成功,粉丝、演讲、邀约、荣誉、畅销书等等,所以他在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有这些扎实的人生高光时刻,当然觉得人间值得。当然,我觉得他在写自己的创作灵感,还有坚持不懈写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以及读书习惯本身,有着强烈的好感。也希望能够尝试在这条路上走一走,看一看,丰富人生的阅历,明白自己的特长和短板,找到些人生的高光时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