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喜欢的摘录:
1.弗洛伊德把这叫作“彻底清除”。有过悲惨的经历,不要逃走,而是要转过身来面对,走出那段经历。
2.没有比恋爱更能让人认清自我的体验了。自己的欲望、爱好、牺牲、留恋、嫉妒、心机、自私,还有孤独,都在恋爱里。
一点点随手记:
挑阅读时最被触动的「可以讨厌母亲吗」这一章来稍微写一下。
➤“亲子关系是不对等的。父母对孩子的人生有责任,孩子却不必对父母的人生负责任。父母的责任也只到孩子成年为止,孩子能否和养育自己的人成为朋友,要成人之后才能判断。”
➤“母亲的人生你不必负责,你也不要想改变母亲的人生,母亲的问题只有她自己能面对。”
➤“让你痛苦的并不是对母亲的执念,而是你自己想当一个好孩子,回应母亲的期待。”
➤“对。不伤害母亲的感情,又能脱离母亲的控制,那是不可能的,区别只是实现软着陆和硬着陆。”
极度不对等的亲子关系很容易导致孩子人格的独立性的缺失,这样的关系会带来压迫感和无力感,身边有很多朋友深受这样的母女关系的折磨。
有些母亲的“关心”其实是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名义的自私转换品,在里面注入一堆自己未曾实现的期望和渴望拥有的体面,以此把孩子捆绑到自己想要的发展道路上。
这么说或许不好,但我至今还是觉得许多亲子关系之间的“好”是表象,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识完全觉醒和独立,这个关系必然会失衡,随后给彼此带来疏离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