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中,有两位特别让人佩服的先生。我有幸跟随他们进行了一些学习,但遗憾的是,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导教班在疫情期间是线上进行的,因此未能亲身感受先生的课堂教学风采。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2013年创建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邀请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有心得和经验的资深教师,就他们在一线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做深度介绍,组织切磋交流。导教班旨在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传统课程的新上法,以及适应时代法扎的新课程。其具体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深度引导讲授和交流,使参与学习的教师能将所获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在导教班中,陈道蓄先生的“计算问题求解”和李晓明先生的“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已开设多次,参与过的老师都获益匪浅。尤其是我,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2021年我正在准备省里的青教赛,两位先生的课程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设计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深耕教学多年的两位先生,给我们青年教师展示了怎样才是真正上好一门课。
陈道蓄先生是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在南京大学珠峰班进行了教学改革。他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算法与设计等多门核心课程打通,秉承“自我探索、深度引导、理论严密、训练充分”的教学理念,围绕培养学生持续追求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算法的创新意识重构课程体系,打造了贯穿大一大二两年的问题求解课程。听到这个课程改革,我深感震撼,不愧是南京大学!
李晓明先生是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他是中国慕课发展的推动者,他的“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也是中国慕课上很受欢迎的课程。他教大家领略社会科学中的计算,带领非计算机专业的人领略计算思维之美,影响了无数的学生和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无私的分享、对后辈的照顾、对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这本书是两位先生的合作,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是非常好的课外读物。毕竟全国也只有南京大学将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打通来学习,大多数学生学到的是零散的计算机知识。这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带领你用所学的计算机各门基础知识进行算法求解。对于具备高中数学知识、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更是一本非常好的科普读物,可以让你了解计算机的算法是如何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而对于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这里的素材足够让你的课堂充满活力。
2000年,我高考时,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第二志愿南京大学,可惜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失之交臂,虽然最后也是TOP3的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仍觉遗憾。2021年的那个暑假,虽然是在线上,但聆听了两位先生的五天课程,也算是弥补了一点点小小的遗憾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