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一本散文性的随感录展现了作者以收藏家心态收集和品鉴书籍封面的视角。在现代社会,这种视角并不稀有,但却与佛系思潮相契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堆砌素材已成为惯例,而装帧设计却已不能与创作画等同。
该书介绍的台湾封面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特点(或许也是当时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所有素材都是自己手绘或者拍摄。然而,在如今这简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出版社所给的美编费用连雇请叫花子都不够,更不用说去认真在素材库中寻找。而随着如今这个动辄举报的社会风气,谁敢发挥想象力,说不定就会抛出一堆无端指控,迫使你下架。
逻辑上,一个书籍如果想做得好,那么封面设计肯定会像海报设计一样精心制作(当然,现在海报设计一样受到限制)。设计师首先要理解书籍内容,其次需要找到能够象征主旨的符号或意象。如果没有商用的现成素材,那么他们还得亲自动笔画图、亲自拿相机拍摄。这听起来好像并不困难,但按照单位设置的KPI计算,设计师一年最多只能有几个小时时间去“采风”。
领导经常要求编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书。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编辑会发现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书籍不是编辑的孩子,而是作者的孩子。如果作者没有足够的资源,就会找个“月嫂”来帮忙,前提是作者必须信任这个帮手。否则,这个帮手提点意见、那些规则又来干扰,这种设计就再也无法创新。
有经验的编辑都知道,封面设计这东西是越改越差劲的。很多时候,改来改去,还是“勉为其难”地退回到第一稿。如此众口难调,满足作者一个人的审美就已经足够困难了。如果一本书的出版过程,能由责编一个人说了算(就像问责机制可笑的规定那样),那可真是轻松多了。
我们希望这个日益暴躁的社会能够对设计师多一些宽容,但就像欣赏一种美那样欣赏书籍装帧的眼睛,总是直接赞叹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