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这句话直接明了地描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些家长只负责选好学校、报好辅导班等实际行动上的勤奋,而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这种做法掩盖了思维上的懒惰;另一方面,则是控制欲极强,把孩子困在了家庭设置的思想“牢笼”中,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感。实际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宋庆龄曾说过:“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在《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问题。作者认为,“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独立、有内驱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妈妈是否具有稳定的自我内核与边界感。”自我内核是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想要实现的东西以及想要留下的东西,这可以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我们个人的意义感。边界感则是指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责任明确。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需要做好他们应该做好的工作。首先,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把愤怒当作控制孩子的手段。其次,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应积极倾听并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自己的问题,则应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掌握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激发学习内驱力、教孩子管理时间。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父母不应成为监工助教,而应成为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对于让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应与孩子制定共同认可的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视化的任务,并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计划赶不上变化,父母也应该注意在计划中给孩子留足够的留白和休息时间,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动机。
在父母做好所有应该做好的工作后,孩子自身也应该有更好的自控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父母陪伴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实际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就。当我们陷入迷茫时,可以翻开这本《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找到我们自己的边界感,培养出不用督促的孩子,并让孩子自己去攀登高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