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反而不要以成功为目标。只需要做你喜欢和相信的事情,成功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大卫·弗罗斯特(DavidFrost)
追求任何有价值的目标都必须遵循某种内在逻辑。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逻辑非常脆弱,已经普遍被人们否定了。比如在教育领域,对标准化考试的过分执着,会导致老师和学生只专注于提升应试技巧和死记硬背的能力。在其他情况下,这种逻辑更微妙,更少被公众探讨。最大的危险在于,当逻辑被包裹在一个崇高的目标中之后,其立即具有可信度,跻身不容置疑的崇高地位。这时候对衡量进展或评估计划成功的可能性等文化主旨提出疑问,可能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激进做法。毕竟,谁会反对评估呢?
其实,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能,可以敏锐地嗅到可能存在的潜力,不管它将指向何方。这种人类独有的能力,不需要设定目标也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将自己从目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地生活。恰恰相反,这会赋予生活新的意义。
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总是容易陷入批判主义,总是担心其他人最终会抵达何处。但如果每个人最终都能够抵达不同的地方,那对所有人而言,这可能是更好的结果。否则,每个人都要站在同一块踏脚石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防“共识”二字的诱惑。当然,如果所有人的意愿,就是最终抵达同一个地方,那么推动共识的达成便是有意义的,但这应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保护分歧和容纳不一致的观点,是一种美德。当你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同,除了彼此最终抵达不同的地方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风险吗?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摆脱对目标的盲目信奉,只需要随心行事、遵循个人兴趣的指引即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以严谨的目标为指导。如果你对某件事有强烈的直觉,不妨顺应本心。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也没必要患得患失,因为无论你最终走到哪里,结果都不会太坏。但基于评估的目标导向,能够起到的引领作用十分有限。一项成就的伟大性,体现在其能带来更多伟大成就的特质。如果你最初的工作是计算机编程,但现在从事了电影制作,那么你可能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想创造人工智能,但现在正在“繁育”图片,你也可以说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一开始想画画,但你现在在写诗,这也是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走的道路,与想象中的不同,你依旧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从长远来看,一块踏脚石会带来其他踏脚石,最终会通向伟大的发现之地。
“在任何意外发现的背后,几乎总有一个思想开放的思想家,他对什么计划会产生最有趣的结果有着强烈的直觉。”——Kenneth Stanley和JoelLehman
我们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人类对于发现趣味性和新奇性确实有一种近乎神奇的能力。我们不需要逻辑和分析就能发现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几乎可以立即找到它,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伟大从来不需要被计划,伟大也不是被计划出来的。保持好奇心,去创意,去创新,去探索。这就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所想表达的思维方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