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园表兄鼓励冰心继续写作,并寄给她许多新杂志。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给了冰心很大的震动。于是,她开始更加热衷于阅读课外书籍,了解了杜威、罗素、托尔斯泰和泰戈尔等人。她渐渐认识到小说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重新点燃了她对小说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冰心写了一篇名为《两个家庭》的小说,描述了由于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个家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冰心很害羞地将这篇小说寄给了刘放园表兄。
她使用冰心冰心这个名字的笔画简单,容易写,而且它也有莹字的含义;其次,她太胆小了,担心被人嘲笑和批评。使用冰心这个笔名,别人看到时不会想到与谢婉莹有任何关系。她寄出稿件之后,甚至连询问的勇气都没有。然而,三天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品登上了《晨报》,并连载了三天,署名是冰心女士。她打电话给报社询问为何要在“冰心”后加上“女士”,但已经无法更改了。因此,之后冰心常常以“冰心女士”的笔名发表文章和出版作品。
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报纸上,冰心感到无比高兴。刘放园表兄继续鼓励她写作。冰心充满热情地白天上街宣传,筹款,开会;晚上则不断地写下“问题小说”,每周都有新作品问世。她写的“问题小说”都来自于她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斯人独憔悴》描写了一个受到顽固的父亲束缚,无法参加学生运动的青年的痛苦;《秋雨秋风愁煞人》写的是一个有志于服务社会的女青年,在中学毕业后被迫和一个富家子弟结婚,过起“少奶奶”的生活,最终毁了她的一生;《庄鸿的姐姐》则讲述了一个女孩子,因为父母的身份限制,每月只能从政府拿到半薪,而且家中重男轻女,她被迫辍学并最终抑郁致死。这些小说都给主人公带来了灰色和悲惨的结局,他们一个个都消沉、憔悴,陷入抑郁,没有一丝希望。当时的冰心也无法想到死中求生的办法。之后,谢婉莹这个名字渐渐被淡忘,但“冰心”却在世界上扬名。
有关冰心这个名字,人们传说“恨水不结冰”,说的是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往事。他的原名是张心远,他单恋冰心女作家,所以取了笔名“恨水”,表达自己最终不能与冰心结合的遗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