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很多人误以为是他自谦的话,认为他只是爱读书,但没有真正理解书的含义。实际上,这是一种阅读方法。就普遍而言,阅读方法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细阅读、研究甚至苦心钻研,以深度理解为目的;另一类是泛泛而过、浏览,意在对知识点有概括和了解,并不过多追求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治学倾向于统一采用前一种方法,学人在阅读儒家经典等文献时,会进行注解、研究,甚至考订它们的形式、发音和含义等内容,不遗余力追求明确理解,这被视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求学方法。在过去的教育中,这种方法得到贯彻,有著名的成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今天已进入信息时代,涌现出更多的阅读方法,但这一方法仍然十分重要,仍被广泛采用。另一种阅读方法泛读、浏览,通常被传统治学和教育所诟病,认为这是懒惰和学术上的错误,这种想法过于狭隘,限制了中国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