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后来成为了一位校长。然而,在我三岁多时,他却因无辜之罪被入狱。这时期我童年少年时充满了苦难、灾难和困难,包括读书权利的被剥夺。但是,遗传不仅仅是外貌的传承,也包括性格、习惯和精神。我父亲热爱读书,我也同样热爱读书,甚至比他更热爱。我还记得他原本积累的一些藏书,在“文革”之后,我们家被盘查了几次,很多书都被拿走了,最后母亲把剩下的全部送人。而那时我还不到十岁,我只能通过无数借书的方式来满足自己阅读的欲望。正如人们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借来的书必须赶紧还回去,因此我常常熬夜阅读。此时,读情感小说或故事尤其吸引人。 后来,环境条件有所好转,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赶紧多买一些书。我没有什么大的兴趣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和看书。我不会随意花钱,只有在购买书籍时才稍微大方一点。但我经济能力有限,很多想要买的书都无法购买,这让我很有些遗憾。我对各种学科都很感兴趣,总想多了解一些,因此我会尽可能多买书。 有一次,我被老婆的亲戚叫去市场买菜,但在路上我发现了一家书摊,我一看就被迷住了,并花掉了所有的钱购买了一些书,结果忘了买菜。回到家后,我的老婆非常生气,她把我骂的无言以对。我曾经是一名老师,我的藏书一直向我的学生们开放。尽管我已经离开了学校,但还有很多学生借我的书。后来我发现我的书减少了不少,但我只能沉默不语。我只能用铭刻于书架上的字来提醒学生们,写借书条并说明还书时间,要诚信。后来我离开了教师职业,靠自己赚钱维持生计。我开了一个书摊,一边卖书籍,一边疯狂阅读。但我必须养家糊口,只好开始从事小吃生意。到了晚上,我还是像饥渴的人一样阅读书籍和报纸。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家庭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我的孩子们也和我一样,因我的影响而习惯于阅读,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我甚至不用太多地教育他们,他们都非常自觉和勤奋。 1997年,我第一次出远门,跑了湘鄂赣豫苏鲁等省,每到一个地方我就会买一些书籍。当我回家时,我带回了大袋子和小袋子,家人以为是他们的礼物,但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书。看着他们失落的眼神,我只好在书前纷纷写下送赠语后,送给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们。第二次回家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兴趣。但这次我到了泰山和曲阜,为他们各买了一小个孔子塑像,这显得相对来说比较实用。 这些年,我又买了一些书籍,经常在书店逛逛,买一些书籍送给朋友。自从我迷上了今日头条以后,这两年我买书的量变少了,去书店的次数也减少了。不过,我的内心一直保持着与书籍不断交流的热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