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原本被安排嫁给盐商宋为富,却发现一切都是骗局。最终她独自回到南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2、匡超人原本是憨厚的农村少年,但在流落他乡时被社会影响改变。他为了取得功名,开始吹牛撒谎、卖友求荣,忘恩负义,终变成一个不道德的人。
3、严致中是贡生,地位高却看不起自己的胞弟。他势利眼,向上攀附,曾谎称与汤知县很熟,并编造了一个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试图显得自己熟悉汤知县的为人。
4、严致和是监生,虽未受过多少教育,却性格勤俭节约。他在咽气前都为油灯中多了一根灯草担忧费用而无法离世。
5、范进常年参加科举,但到五十多岁时,仍无法中秀才。他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直到周进的同情和鼓励,范进才最终在一次闹剧中中了秀才。
6、周进本是教书先生,热衷于科举考试,但到花甲之年时还未中过秀才。数个商人为他捐款成为监生。周进凭借监生身份,先后中举人和进士,并到广东做官。
7、王冕是作者根据历史人物改写的。他是一个“士人”、名流,凸显出中国士人的精神。
8、鲍文卿是一个正面人物,原本是崔按察门下的一位戏子。他曾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知县求情,表现出异常的义举。他不愿受人恩惠,是一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后来,他被知县所赞赏,并被视为上宾。鲍文卿继承了倪老爹的家业,教育倪廷玺读书和管理戏班。
9、萧云仙从父亲那学习了一手弹子功,之后用此能力打瞎了食人僧的双眼,救了甘露僧的性命。半年后,松潘卫边告急,萧云仙受父亲的鼓舞,前往投军。
10、杜少卿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作者自己的影子。虽然出身于权贵地主家庭,但他并不崇尚功名富贵,对科举制度甚至持蔑视态度。他的行为中有些与众不同、离经叛道,且带有民主主义的色彩。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一个主线,但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是贯穿始终的。小说以主角不断变换的方式呈现,将重点放在了人物性格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种手法让人物形象深刻、情节迅速流转,读者将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