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因斯坦还是个孩子时,他的父亲送给了他一支罗盘。这个罗盘总是指向南北极,让小爱因斯坦着迷了许久。即使成年后,他仍然记得这个使他深刻印象的经历。另一个让他深刻的经历是在上学几年后,他得到了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课本。这本书中有许多毫不含糊的公理,引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一口气把这本书学完了,不受课程进度的限制。
与牛顿一样,爱因斯坦并不是早熟的孩子。当他3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没有展现出“神童”的表现。他主要是感到教师的呆板教学方式让他感到不满,因此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在中学时期,他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和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并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他一直遵循“怀疑一切”的信条。当然,他的杰出科学成就是源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曾经有个青年向爱因斯坦请教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 = X + Y + 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你所付出的努力和功夫,Y代表你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多大的兴趣,而Z则表示要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科学研究就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这句话说明了他持续的追求和专注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