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亲眼见到这样的人,不过这一点也不夸张。
我以前的老板是这样的一个人。第一次和他出差的时候,他买了三本书,上了飞机,我开始睡觉,他开始读书。
两个小时的睡眠后,飞机已经降落了。我问他有多少收获,他说他已经读完了所有的书,没有什么新奇的内容。
你可能会有点懵,然而这是真的。他每年阅读至少100本书,采用的方法和许多成功人士的方法大体相同:
1. 建立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和玩游戏、追剧以及旅游一样,也是一种趣事。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老搭档,曾经说过,巴菲特醒着的一半时间都花在阅读上。巴菲特也回忆说,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奥马哈市图书馆中所有关于投资的书。
一个12岁的孩子会带着什么样的眼光和目的去阅读呢?除了兴趣,别无任何动机可以解释。
要提高阅读量,首要的前提是对阅读感兴趣。如果你问怎么培养阅读的兴趣?那么只能回答你:别问,读就行了。
2. 树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框架这个东西比较难理解,可以说是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时间积累。
当然,你需要有所领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如果你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你就会达到一种“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的境界。
比如,当你学习了大量数学和物理学的知识之后,你再去读牛顿的书,你就会读的很快,很顺。
因为对书的内容,你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一把衡量的标尺。牛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虽然是一个科学家,但他的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是在用宗教来解释当时科学所无法论证的东西。
当你经过一轮科学的训练后再去读他的书,你就会只关注他科学的部分,并将他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对比相融合,而自动略去那些宗教的内容。
这样,你读书的效率不仅会更快,而且记忆更加深刻。
3. 一本书不一定非得读完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如果不把手头的这本书读完,我就不会开始读下一本书”的固执思想,然而这样完全没必要。
作者写一本书的过程是很漫长的,这期间作者有灵感迸发的时刻,也有思绪阻塞的时刻。对于那些优秀的内容、优质的章节,我们可以慢慢品读,对于那些无用的部分,完全可以直接跳过。
这里推荐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讲授了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分类,优质的内容要拆解式地细读,一般的内容要扫描式的略读。
另外,完全没必要一本接一本地读,完全可以同时读多本,哪本看起来有用,就接着读哪一本。
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技巧: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推荐序、前言和目录。推荐序是别人看完后对这本书的评价;字里行间往往会透露出这本书哪里好、哪里不好,挑别人觉得好的内容读你会节省很多时间。前言和目录是作者对本书的框架的总结,看完后你自己心里就会有数,哪些章节对我有用、哪些章节对我无用,同样能节省你的时间。
好了,方法就介绍到这,希望你能开始你的阅读之旅。最后,分享一条关于读书的励志鸡汤:
我不知道读了这些书有什么用,但这就如同我每天都在吃饭一样,它们的确构成了我的血和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