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莹是个聪明的孩子,八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诗》和《书》。十二岁时,已经成为中书监的学生。他热爱学习,沉迷于书籍,日夜不停地阅读,父母担心他会因此生病,多次劝阻却不听。为了读书,他常常在灰烬中隐藏火种,赶走仆人,等父母入睡后,点起灯来读书。他把衣服和棉被遮挡在窗户上,以免透出光线,被家人发现。他的声誉很大,亲戚们称他为“圣小儿”。他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老师高允常常赞叹他说:“祖莹的才华是其他学生无法比拟的,他将来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当时,中书监的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被选为都讲。所有学生都已到齐,只有祖莹因为整夜的读书而很疲倦,没有注意到天已经亮了。就要开始上课了,他误拿了同寝室的学生李孝怡的《曲礼》坐到座位上。张博士非常严厉,祖莹没有胆量去拿正确的书(《尚书》),于是将《曲礼》放在面前,背诵了三篇《尚书》,没有漏掉一个字。课结束后,李孝怡感到很惊奇,告诉了博士,整个学堂的人都感到震惊。后来,汉高祖听说了他,把他召进宫中,让他背诵五经中的文章和句子,并解释其大致意义,皇帝对他非常赞叹欣赏。祖莹离开后,高祖和卢昶开玩笑说:“从前共工被流放到北边幽州,这么遥远的地方,怎么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孩?”卢昶回答:“可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殊情况才出现了这样的才能。”因为他的才华和声名,祖莹被封为太学博士,并被征聘为司徒、彭城王刘勰的法曹行参军。高祖转向刘勰说:“我曾任命萧赜为子良法曹,现在我任命祖莹为法曹,难道两者不一样杰出吗?”还向祖莹颁发了做刘勰的书记官的命令。祖莹和陈郡人袁翻一样杰出有名,当时人们说他们两个:“在京师里风度翩翩的是袁翻和祖莹,在洛中威风凛凛的是祖莹和袁翻。”他还被提升为尚书三公郎的官职。尚书令王肃曾经在尚书省中朗诵《悲平城》这首诗:“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刘勰非常赞叹这首诗的美妙,希望王肃再朗诵一遍,却说成了:“王先生,你朗诵的表情、声音和韵律都很好,能否再朗诵一遍《悲彭城》这首诗。”王肃因此向刘勰开玩笑说:“怎么把《悲平城》说成了《悲彭城》?”刘勰表情尴尬。祖莹在场,随即说:“其实《悲彭城》这首诗是存在的,王先生只是还没有见过罢了。”王肃说:“能否朗诵一下?”祖莹应声回答:“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非常赞叹他。刘勰也非常高兴,在退席后对祖莹说:“你真是口才了得。如果不是你,我差点被吴国的小子(指王肃)取笑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