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十论

1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

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道德败坏、刚愎自用,为何神话故事还可以广为传诵?手无一兵一卒的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为何能让手握重兵的皇帝亨利四世站在冰天雪地里悔罪?为了信仰的自由,马丁·路德竟敢公开向权倾天下的罗马教皇挑战,他所开启的宗教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对欧 赵林 2023-05-12 10:47:47
1 人文传统(一)

人文传统(一)

《人文传统(一)史前文明——中世纪(全彩插图本)》是一本全球范围内探讨世界文明脉络的经典教材,由麦格希公司荣誉出品,阅读本书就如同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游览,800余幅艺术珍品图像全部自原作拍摄而成,令人享受其中。该书注重全球化视角,涵盖宗教、文 格洛丽亚·K.费尔罗(GloriaK.Fiero) 2023-05-12 09:36:47
1 自由主义与中国近代传统

自由主义与中国近代传统

本书是2001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一。本书共收录了十八篇論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勾勒了明清到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本论文集分为四部分:近 刘青峰/岑国良 2023-05-11 07:03:32
1 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

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

郭静云热爱中国上古文明,并且熟谙先秦时期的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她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非常出色,尤其是她在拥有宏大视角的同时审视中国上古文明的形成历程,这使得她的每一本著作都拥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夏商周》一书中,郭静云颠覆了中国考古学界的主流看 郭静云 2023-05-11 06:06:29
1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牛津大学人文学者的通识课,收录上百幅精美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哲学教授王恒、梁中和倾情推荐本书,它是一本短小精悍的思想史入门读物。编辑推荐着重探讨20世纪见证的摇撼现代心灵的重大灾难,以及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以主体为中心的哲学信念的碎裂崩 [英]阿伦·布洛克/AlanBullock 2023-05-10 19:56:48
1 欧洲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

欧洲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

古今之争(也有其他称谓)一直可上溯至古希腊时期。它自一开始就是文学史和文学审美反思的对象。西方思想史上的古今之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是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欧洲知识人之间的论争,后者是随着走出中世纪之后新知识的兴起,直抵当下的一场恒久冲突 [德]勒策(HansGerdRötzer) 2023-04-19 17:44:53
1 中国“诗史”传统

中国“诗史”传统

张晖(1977—2013)是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他主要研究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2013年3月15日 张晖 2023-04-16 22:39:25
1 王小波十论

王小波十论

“精神游牧”是指逃离现实,徜徉于迷幻时空之中;“诗意还乡”则是追求神秘时空的意义所在。将这两种追求结合,就形成了“新千年文学”。《王小波十论》探究了这种文学在哲学和文艺领域的重要性和精神特征。然而,仅有一小群人的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是不够的, 廿一行 2023-04-16 19:35:00
1 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及微电商

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及微电商

《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及微电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旨在全面梳理传统企业的电商规划、电商渠道、电商营销、淘宝天猫电商、O2O、微电商(包括微信、微博、移动电商等)以及新媒体(微信、微博)如何落地的思路、策略与节奏。本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实战、 龚文祥 2023-04-14 15:59:29
1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中国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协商与契约”是本文的中心主题,揭示了中国中古时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三者相互协商、讨价还价,并在这种角力中共存的社会过程。同时,本文也展现了中古时代社会变革的某些侧面。老百姓互相协商并订立 [美]芮乐伟·韩森 2023-04-12 14:04:11
1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经典学术议题。本书作者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开创性地探讨了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关系。具体而言,包括通过对费希特与马克思的立场评述、勾勒费希特关于能动的主体观念和马克思源于政治经济学视角而生发的主体理论 [美]汤姆·洛克莫尔 2023-04-10 21:13:11
1 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早期德里达最关切的哲学问题是本原问题。他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或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引领了他思想发展的一根主线——一个“纲”。如果我们把握这条主线、这个纲,就会发现,号称晦涩的德里达,其实并不难懂,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他讨论和针对的是什么问 朱刚 2023-04-10 18: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