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论纲

1 宪则经济学:人类集体行动机制探索

宪则经济学:人类集体行动机制探索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这一学派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代表性的著作有《同意的计算》、《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民主过程中的公共财政》和《自由的限度》等。他将政治决策 (美)詹姆斯·M.布坎南 2023-04-08 20:23:23
1 威权体制的运行分析:政治博弈、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

威权体制的运行分析:政治博弈、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

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要内容。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郭广珍著的《威权体制的运行分析(政治博弈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将研究集中于威权体制内部的各种行为,以及该体制本身的变迁问题。我们试图在对这些现实观察 郭广珍 2023-04-08 20:10:22
1 民主的经济理论

民主的经济理论

本书首次将经济学中基本的“理性人”假设引入对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并由此在经济学和政治科学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性。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建立分析的基本方法论,阐明即信息成本对选民行为的影响;第四部分对传统的关于政府行为的经济理论作扼要评述。 (美)安东尼·唐斯(AnthonyDowns) 2023-04-08 19:57:23
1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本书是由著名学者甘阳教授编选的韦伯学术演讲集。辑录了韦伯早期的四篇主要论作,这些文本在以往的韦伯研究中曾被忽视,但现今受到学界特别重视,主要目的在于用较小的篇幅反映其学术第一阶段的基本旨趣和主要关怀。韦伯在这一阶段思考的中心问题是由当时的社 [德]马克斯·韦伯 2023-04-08 18:40:00
1 中国新叙事:中国特色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分析

中国新叙事:中国特色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分析

本书使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语言,阐释中国制度、模式和道路。其主旨是基于多学科的研究视域,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的理论维度,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体制的法理原则、政治基础、经济绩效和治理逻辑。所谓"中国新叙事",是试图构建一 姚洋/席天扬 2023-04-08 18:37:33
1 国家、经济与大分流

国家、经济与大分流

该书从全新的角度探讨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欧亚经济大分流。作者首先梳理了历史学家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不同意东西方相似论或亚洲优越论,也不同意加州学派的观点。加州学派认为西方率先开启现代经济增长进程是因 [荷兰]皮尔·弗里斯 2023-04-08 18:22:22
1 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

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

理查德·邦尼(RichardBonney,1947-2017)曾在英国雷丁大学执教,期间为系主任两次。自1984年起,他受聘为莱斯特大学近代史教授,直至2006年退休。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英国“法国史研究会”(SocietyfortheSt [美]理查德·邦尼 2023-04-08 18:21:21
1 经济学中的数学

经济学中的数学

本书主要介绍高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一元微积分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第6~11章)介绍线性代数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包括线性方程组及其解法、矩阵代数、行列式等内容;第三部分(第12~15 [美]卡尔·P·西蒙/[美]劳伦斯·布鲁姆 2023-04-08 03:44:45
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之一。《百科全书》上的一个词条是卢梭于1755年发表的原版,主要论述国家主权与政府行政权之间的区别,并要明确这两个权 [法]卢梭 2023-04-07 19:48:58
1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1740年,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就读。1746年至1755年期间,他担任过家庭教师。1755年,他获得了哥尼斯堡大学硕士学位,此后留校 [德]康德 2023-04-07 19:34:44
1 中国的土地和劳动

中国的土地和劳动

本书是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托尼于1930年代撰写的关于中国经济状况的著作。由于当时中国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家,该书侧重于探讨农业问题,其中包括农民生活状况、农村人口、耕作方式、农业信贷、旱涝灾害等。同时,托尼也以发展的眼光考察了当时工业的 [英]理查德·R.托尼 2023-04-06 16:03:39
1 臺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

臺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

在20世紀初期,世界國與國的關係十分緊密。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的政治浪潮很快就傳到中國和日本,然後在1920年代初從日本傳到臺灣島。最初,臺籍年輕知識分子如簡吉、李應章、趙港等人,在日本社會主義者山川均、麻生久、佐野學等人的引導下,並經由 蔡石山 2023-04-06 1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