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音乐的哲学(第五版)
阿多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自幼学习音乐,熟知西方音乐史,并钻研过西方各派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些经历形成了以社会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为主线的哲学思想。他运用这种哲学思想去研究20世纪欧洲的新音乐,其中《新音乐的哲学》是其成
[德]泰奥多尔•W.阿多诺(TheodorW.Adorno) 2023-04-11 11:39:38
1
大师说科学与哲学
作者/[美]海因茨•R.帕格尔斯(HeinzR.Pagels)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兼科学作家。他曾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副教授和纽约科学院执行董事兼执行长。除了科学家的身份,海因茨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心人权议题。他曾担任纽约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评
海因茨•R.帕格尔斯(HeinzR.Pagels) 2023-04-11 11:38:35
1
OntheModeofExistenceofTechnicalObjects
Fewthinkershavehadasgreatanimpactondiscussionsandtheoreticalpracticesintheageofmediaarchaeology,philosophyoftechnology,a
GilbertSimondon 2023-04-10 22:43:48
1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TheBasicsisaconciseandengagingintroductiontooneofthedominantphilosophicalmovementsofthe20thcentury.Thisliv
DanZahavi 2023-04-10 20:16:26
1
含混性
蒂莫西•威廉姆森通过《含混性》一书,对现存的含混性理论进行了仔细检视,并为认知主义辩护。他首先从历史角度追溯了含混性问题,并以批判性的眼光浏览了含混性哲学的历史。威廉姆森发现,现存的含混性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高阶含混性问题,同时认知主义的观点
【英】蒂莫西·威廉姆森(TimothyWilliamson) 2023-04-10 19:14:37
1
我在虚度人生吗?
※本书是紧贴当代生活的哲学入门课,为几乎困扰每个人的真问题提供答案。※哲学深夜食堂,失眠最佳读物。大哲学家陪你度过漫长黑夜。【名人推荐】针对网络上的真问题,这本幽默而又严肃的哲学导论将为我们答疑释惑。这里有太多美好而又重要的哲思。尽管人们未
[英]史蒂芬•劳(StephenLaw) 2023-04-10 17:53:35
1
文体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大量查阅原始期刊资料的基础上写成。长期以来,“五四”和“现代性”一直是民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关键词。然而,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把“五四”放在论述的中心,也没有深入探讨“替代性的”或“被压抑的”现代性。相反,作者指出,我们应该采取更广阔
[英]贺麦晓(MichelHockx) 2023-04-10 15:59:27
1
TransformingPatriarchy
EachsuccessivewaveofrevolutioninmodernChina-political,cultural,andeconomic-hasradicallyreshapedChinesesociety.Forthousan
GoncaloSantos/StevanHarrell 2023-04-10 15:58:22
1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II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
面對義務,我們有服從還是反抗的自由嗎?面對抉擇,我的行動準則是什麼?服從道德是否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自由?但人若沒有自由意志,仍需負擔道德上的責任嗎?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當你面對左右為難的處境──你需要道德
侯貝(BlancheRobert)等 2023-04-10 15:57:08
1
Sociology
Nowinitseighthedition,thiscontinuestobetheindispensableguidetounderstandingtheworldwemakeandtheliveswelead.Revisedandupd
AnthonyGiddens/PhilipW.Sutton 2023-04-10 15:24:58
1
QuantitativeSocialScience
Quantitativeanalysisisanincreasinglyessentialskillforsocialscienceresearch.However,studentsinthesocialsciencesandrelated
KosukeImai 2023-04-10 15:23:17
1
我们为什么要合作
人类是天生友善的,还是生而自私凉薄?关于人性源起的争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如果你不小心掉了东西,一个两岁的孩子很可能帮你捡起来,这并不是一种习得的行为。他发现孩子天生就是合作者,随着孩子的成长
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Tomasello) 2023-04-10 15: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