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大量查阅原始期刊资料的基础上写成。长期以来,“五四”和“现代性”一直是民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关键词。然而,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把“五四”放在论述的中心,也没有深入探讨“替代性的”或“被压抑的”现代性。相反,作者指出,我们应该采取更广阔的视角来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
作者将民国时期的文学生产、传播、内部文本和外部环境在这一时期,没有一种文类或写作类型拥有类似于“主流”的地位。因此,任何试图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制造所谓的“主流”的做法,都可能被证明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作者:贺麦晓(MichelHockx,1964—),荷兰人,多年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现任美国圣母大学东亚系教授兼刘氏亚洲研究院院长。他的研究著作主要关注现当代中国文学群体及其出版物与社会实践,曾发表过多本著作,另外亦涉足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专著有《中国网络文学》(InternetLiteratureinChina),《雪朝:通往现代性的八位中国诗人》(ASnowyMorning:EightChinesePoetsontheRoadtoModernity,Leiden:CNWS,1994)等。译者:陈太胜,197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有诗集《在陌生人中旅行》、专著《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声音、翻译和新旧之争——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之路》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