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已经深刻地受到外来思想的改造。这种改造对于传统私塾和新式学校都产生了简单化的评判倾向。人们往往会将这两种教育方式看做是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在科举停废之前,旧式民间学塾曾经在社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清末至
左松涛 2023-04-06 13:34:13
1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科举道路培养了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然而,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他们如何适应外交工作?另外,我们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特点?本文通过研究清代档案中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和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来探讨相关问题。我们关注这些外交官员的出身、选
李文杰 2023-04-06 13:32:58
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本书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讲述了近百年中国的变迁和人物故事。本书不是枯燥的考据和史料堆砌,而是展现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书中以中国的近代化为主线,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
蒋廷黻 2023-04-06 13:21:09
1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
在晚清民初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然而我们却缺乏对本土角度下的相关变化的探讨,更鲜有跟随地方变化去梳理国家方面的变迁。即便有此类研究,也往往都是以动乱时期的材料与状态为起点,对不动荡时期的情况了解甚少。不过,佐
佐藤仁史 2023-04-06 13:04:23
1
重读近代史
1936年,朱维铮出生于江苏无锡。他于1955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并在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和博士生导师。他于2006年获得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朱维铮 2023-04-06 13:03:32
1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所著,集傳統史家功夫與西方新史學方法於一身的誠摯史著,以中國政治演變為軸心,政治史為經,事件史為緯。此書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興起時的代表品,於1930年代一紙風行,被譽為民國時期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最高學術水準著作,入選大學
陈恭禄 2023-04-06 13:02:25
1
中国近代史
陈恭禄于1934年完成了《中国近代史》,这是他的专著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曾被认为是代表民国时代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全书共包括19篇,约70万字,涵盖了晚清鸦片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初的历史叙述。该书跨越时间长,涵盖内容丰富
陈恭禄 2023-04-06 12:56:04
1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科举停废是近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变革。作者利用大量媒体史料,并充分挖掘史料,将科举停废与晚清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通过细致的探究,作者纠正了过去一些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并使读者对科举停废与近代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研究证实制
关晓红 2023-04-06 12:50:36
1
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
付海晏,男,汉族,湖北襄阳人。200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访学。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
付海晏 2023-04-06 01:28:47
1
近代山区社会的习惯、契约和权利
龙泉司法档案记录了近代法律制度的基层实践,也记录了法律与社会经济生活、民众观念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变迁过程。其中包括人们如何用法律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生活和遭遇,并为自己的行动辩护和创制意义。在异姓继承、祭田纠纷和族谱编纂等问题上,地方宗族积极应
杜正贞 2023-04-06 01:22:07
1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思维方式是历史时空中反复运用、选择、凝聚和抽象而成的原则、规范和世界观,同时也是引导人们行动的指南。对于思维方式的理解和使用,通常比较宽泛。它可以作为认识事物的方法,作为建立社会政治秩序的秩序观,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价值观等。这些类型化和一
王中江 2023-04-06 01:21:10
1
重审中国的“近代”
本书是一本探讨“中国近代”的社会史和概念史视角的著作。其中,第一编涉及清朝统治下满汉关系的变化,突显“中国近代”所具有的复杂性,以期在全球视野下更准确地审视中国如何应对来自西方的冲击。第二编则探讨了西方近代知识的传入与再生产问题,着重关注东
孙江 2023-04-06 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