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

1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玛乔丽·菲尔茨博士在幼儿教育领域工作长达30余年,最近刚刚退休。她一开始在幼儿园执教,然后执教一年级,再后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幸运的是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也拥有了合作性学前班以及其他多种儿童的看护经验。在家长参与方面的研究让玛乔丽获得了幼 [美]MarjorieV.Fields/PatriciaP.Merritt/DeborahM.Fie 2023-05-13 02:26:58
1 生命不息疯狂不止

生命不息疯狂不止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李哲老师的成长与英语学习经历,称为疯狂人生;第二部分为李哲老师写给女儿的信,表达他的教育观,名为致女儿书;第三部分分为三大板块:发音为王、背诵为王、交流为王,系统介绍让在校学生流利地讲英语、取得高分,以及让成人学 李哲 2023-05-13 02:06:24
1 教育学原理五讲

教育学原理五讲

这本教材不是按照大纲式罗列知识点和结论的,而是一本融合了反思、思辨和对话的思考型教科书。作者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的启发,将自己关注并研究的课题集合到这本书中,涵盖了从普通教育学的角度谈论教育的概念与理想、教育的历史发展、 康永久 2023-05-12 22:35:19
1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人文主义左派的精神领航星:良心的守护者同代人中最具全球意义的声音本书是关于约翰·伯格生平及著述的首部精神传记~~~~~~~~~~~~~~~~~~~~~~~~~~~~~~~~~~~~~~~~~~~~~~~~~~~~~~~~~~~~~~经验的纹 [美]乔舒亚·斯珀林 2023-05-04 15:05:56
1 昆剧生涯六十年

昆剧生涯六十年

周传瑛(1912——1988)是苏州甫桥西街一个贫民之家出生的。他原名根荣,后在昆剧传习所习艺期间,得到艺名传瑛。他的祖先世居苏州。在五六岁时,他常随父亲到茶馆书场出入,从小受到“说嚎弹唱”评弹艺术的熏陶,逐渐养成嗜爱听书的习惯。他从数十年 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 2023-05-12 14:45:20
1 上学记(增订版)

上学记(增订版)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其中,何先生以西南联大的七年为主要篇幅,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 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 2023-05-12 14:01:24
1 生命的幻象

生命的幻象

《生命的幻象:迪斯尼动画造型设计》是有史以来动画选题的书籍中最为全面的一本。两位资深迪斯尼动画师在书中生动阐述了动画这种相对年轻而又特别的艺术形式在迪斯尼工作室中从青涩走向完美的历程。这段历史无论在任何电影工作室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本书为读 弗兰克·托马斯/奥利·约翰斯顿 2023-05-12 11:38:53
1 骆驼祥子(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骆驼祥子(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北京,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前往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中文教员并开始文学创作。老舍以描写老北京平民生活为主要题材,一生留下八百万字的作品。老舍代表作包括《骆驼 老舍 2023-05-12 11:12:41
1 《上学记》、《上班记》套装

《上学记》、《上班记》套装

这是北京清华大学老教授何兆武先生去世的口述回忆,他于2021年6月去世,享年99岁。这两卷回忆的作者何兆武来自西南联大,他一生翻译过卢梭、帕斯卡尔、康德、柏克和罗素等哲学家,在与哲人相处的同时,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回顾了过去一百年中学术和文化的 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 2023-05-12 10:06:42
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因此,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 [捷克]米兰·昆德拉 2023-05-12 03:35:07
1 生命3.0

生命3.0

《生命3.0》一书中,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全方位畅想了人类的终极未来,从近未来到1万年乃至10亿年及其以后。他在未来的1万年乃至10亿年及其以后,我们是否能与人工智能实现共生和繁荣?宇宙生命发展的终极物理极限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这 [美]迈克斯·泰格马克 2023-05-11 19:51:23
1 生命的时间轴

生命的时间轴

⭐诗意,简洁,宏大,富有洞见⭐⭐在时间尺度的转换中,展现生命的丰盛之美⭐莫尼写作此书的目的正是将我们从惯常的现实感和时间感中解放出来,他用跨越24个数量级的时间尺度帮助我们突破感官极限,用时间去理解生命,用生命去体验时间。——汪冰,北京大学 [英]尼古拉斯·莫尼(NicholasP.Money) 2023-05-11 19: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