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瑛 (1912——1988) 是苏州甫桥西街一个贫民之家出生的。他原名根荣,后在昆剧传习所习艺期间,得到艺名传瑛。他的祖先世居苏州。在五六岁时,他常随父亲到茶馆书场出入,从小受到“说嚎弹唱”评弹艺术的熏陶,逐渐养成嗜爱听书的习惯。他从数十年前这个习惯中,每次返回老家苏州,总要去书场听几场书,他总说:“听书对我成为一个昆曲演员大有帮助。”
1921年8月底时,他正在定慧寺巷双塔小学读二年级。这时受到其胞兄周根生(后主工白面,艺名为传铮)的影响,他辍学前往昆剧传习所习艺。昆剧传习所位于苏州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是由苏州名曲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等人发起集民间资力创办而成的一个科班。该所聘请了原姑苏全福班名角多人担任教师,同时设有国文课,教授《古文观止》、四声、音韵等知识,以提高学员的文化基础。学员需要学习三年...
周传瑛(1912——1988)周传瑛,1912年6月30日(农历五月十六日)出生于苏州甫桥西街一个贫民之家。原名根荣,后于昆剧传习所习艺期间,得艺名为传瑛。他祖上世居苏州。五六岁时即常随父亲出入茶馆书场,从小受到“说嚎弹唱”评弹艺术的熏陶,逐渐养成嗜爱听书的习惯,数十年不变,每次返回老家苏州,总要抽空去书场听几回书。他常说:“听书对我成为一个昆曲演员大有帮助。”1921年8月底,他正在定慧寺巷双塔小学读二年级时,受到先入昆剧传习所的胞兄周根生(后主工白面,艺名为传铮)的影响,也辍学前往该所习艺。昆剧传习所位于苏州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是由苏州名曲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等发起集民间资力创办而成的一个新型科班。聘请了原姑苏全福班名角多人担任教师;另设有国文课,学习《古文观止》、四声、音韵等,以提高学员的文化基础。规定学习三年,“帮演”二年,五年满师。传瑛入所后,初习旦角,曾学过《慈悲愿·胖姑》中的胖姑,《邯郸梦·仙圆》中的韩湘子、蓝采和,《浣纱记·打围》中的宫女,《琵琶记·请郎、花烛》中的牛小姐等角色。但他自幼喉咙不好,嗓音干涩,到传习所后仍毫无起色。当时,按传习所规定,入学后,经“试学”半年期满,学不出来的一律退回。照理传联亦属退学之列,但考虑到他学习用功,门门功课跟得上,又很听话,退回去也觉得可惜,因此,决定将他留下学打小锣,有个一技之长,今后也可参加昆班“场面”(今称乐队)糊口。在昆曲伴奏乐器中,除笛、鼓以外,小锣也是件很重要而技巧颇高的乐器。打小锣者,对每出戏的剧情、出场人物的表演必须熟悉,然后才能随着演员身段动作的变化,打出不同的声音、节奏,以烘托剧情,增强艺术效果。同时,按旧时昆班惯例,打小锣者还得兼半个“检场”,何时要撤下桌椅?何时要配音响(如:运用乐器模拟各种声音,或学鸡叫、猫叫、狗叫口技等),何时要甩垫子(供演员下跪时应用)等等,均要心中有数。因此,传习所老师规定,学打小锣者必须跟着“踏戏”(按:旧时昆班排戏的行话)。这样,传瑛也就得天独厚,接触的戏较多,再加上他的勤奋好学,一边学打小锣,一边看,一边在角落里也跟着老师学唱、学白口、学身段动作,就这样,额外学会了不少戏。事隔一年余,有次,老师为师兄弟排《花荡》,由沈斌泉教张飞,沈月泉授周瑜。周瑜属小生行中翎子生家门。出场后有一组难度较大的身段、动作,又要要翎子功。传理也和往常一样,边学打小锣,边在后面暗暗学习周瑜的唱念与一招一式,却不料被沈月泉老师猛回头撞见,盯着他看了几眼,随即与其弟沈斌泉交谈了几句,就将传瑛调入自己桌台(按:昆曲教唱时“拍曲”的台子称“桌台”),正式改学小生行。沈月泉有“小生全才”之称,为姑苏全福班后期重要台柱。1921年应聘为昆剧传习所教师,负责招收学生,开班后开拍第一张桌台,主教小生,兼授其它行当。由于他年龄大,辈分高,戏路宽,能戏多,被人尊称为“大先生”,深受该所师生们尊敬。当时,传瑛改学小生后,文化老师傅子衡老先生也十分高兴,见他嗓子不行,特自己花钱买了“铁笛丸”(按:这种药丸较贵,当时要九枚铜元一粒),天天在小炉子上煎了给他吃了一个冬天,嗓音才有所好转。1925年11月26日起,传习所组织全体学生赴沪“帮演”(即实习性公演)阶段,沈月泉等老师亦随往上海,不辞辛劳地继续为学生们授戏。起初学员们在笑舞台、徐园交叉演出;继而进人“新世界”游乐场日夜公演,学员们在紧张演出之余,利用上午向老师学戏,以丰富上演剧目,适应日、夜演出需要。这时,老师们的授戏方法,已从原上大课为主改为面对面个别教授。当时,小生中最出挑的顾传zzzz,学戏极为用功,经常清晨提前起身,主动请沈月泉老师教戏。周传瑛因年龄小,体质差,常常因演戏累得第二天早晨爬不起身,而沈月泉对这位后来接纳的学生,亦非常爱护、关心,总要将他从睡梦中唤醒后才一起说戏、教戏。由于这时他们已有了一定的舞台演出基础,有些唱做很重的小生本工戏,月泉老师也乐于传授了。如:《牡丹亭·拾画、叫画》、《红梨记·亭会、三错》、《长生殿·迎像、哭像》、《彩楼记·拾柴、泼粥》、《金不换·守岁、侍酒》、《惊鸿记·吟诗、脱靴》等,即是在这一时期学到手的。此外,传理还向苏、沪名曲家贝晋眉、徐凌云学了《茶叙》与《梳妆》、《掷戟》等戏,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艺术上不断提高,受到行家与观众的青睐。传瑛于1927年12月出师后转入“新乐府”昆班,成为该班的主要演员之一。他自幼仅读了二年书,后在传习所文化老师的悉心教学下,文化水平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面对昆曲脚本中不少冷僻的生字,深奥的曲文、典故,往往仍然茫无所知,只能靠“死背硬记”,这对理解曲意、演好剧中人物带来一定的局限性。1930年传瑛随班正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时,有缘与著名学者张宗祥先生相识,向他习文,这是其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的关键一着。传联和另外四名师兄弟每天清晨从马浪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