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1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是一本系统全面的逻辑和语言学跨学科的逻辑语法(也叫形式语义学或语言逻辑)教材。荷兰五位逻辑学、语言学学者合作撰写这本教材,并共用“哈姆特”之名出版。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以自然语言语义研究为目的,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逻辑的基础
[荷]L.T.F.哈姆特 2023-04-10 21:38:35
1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2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的逻辑和语言学跨学科的逻辑语法(也叫形式语义学或语言逻辑)教材,由荷兰五位逻辑学、语言学学者合作撰写,并共用“哈姆特”之名出版。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从分析自然语言的需要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逻辑的基
[荷]L.T.F.哈姆特 2023-04-10 21:34:59
1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学和语言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其中,特别突出了维特根斯坦如何清晰地论证了语言边界的存在,证明了绝对价值和人生意义都超越了语言界限,以及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关于不可言说之物在生活中的显现理论等内容。除此之外,本书通
(英)维特根斯坦著 2023-04-10 21:27:27
1
逻辑学Ⅰ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曾就读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和荷尔德林为同窗),并在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
[德]黑格尔 2023-04-10 19:25:51
1
逻辑学II
《逻辑学I》(大逻辑上卷)已于2019年6月出版。时隔两年,《逻辑学II》(大逻辑下卷)的出版标志着汉语学界第二个《大逻辑》译本的完成。《大逻辑》是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在精微缜密和艰深晦涩方面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其发表于1812-1816年,
[德]黑格尔 2023-04-10 17:17:03
1
女人的起源
《圣经》中说上帝先创造了男人,而女人只是男人身体中的一根肋骨。然而,以男性为中心的生物学家们则使用诸如“人类起源于丛林并进化为以狩猎为生的肉食动物”等学说来证明女性不管是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本书首次给出了女性在人类进化史
[英]伊莲·摩根 2023-04-10 16:02:55
1
世界的逻辑
本书是大卫·哈维过去半个世纪思考和研究成果之集萃。在本书中,大卫·哈维搭建了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一般框架,试图通过一系列强大的理论工具来解释世界的种种现象。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危机的城市根源、自然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资本的演化
[美]大卫·哈维 2023-04-10 15:53:35
1
人的境况
在她的著作中,阿伦特试图说明“积极生活”概念中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别是基于人们的条件而作出的。人的“条件”不是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也不是所谓的人的本质属性。相反,人的“条件”是指在地球上给定的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 2023-04-10 15:17:16
1
割据的逻辑
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云南。幼习奥数,酷爱几何。北大研习法律四年,但觉索然无味,于是决定出国留学,转攻社会学。200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在齐美尔的社会几何学和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视角下,研究中国法律职业。本书的英文初
刘思达 2023-04-10 14:22:30
1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1910-2005)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并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在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并在1938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
费孝通 2023-04-10 13:43:59
1
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
《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1890年代的美国》被《美国文学史》的编著者斯皮勒誉为“写得最好的文学史”,是一部出色的美国文学史。这本书探索了1890年代的现代美国崛起之初,商业和技术带来了清教传统价值的断裂,但却没有附赠其许诺的美好和自由,引发了
[美]拉泽尔·齐夫 2023-04-10 12:29:26
1
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
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作者从针对一个具体个案的辍学治理入手,反思了辍学的普遍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解释辍学现象,以及为什么要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通过
沈洪成 2023-04-10 1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