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翻譯界受到二次大戰後政治因素和戒嚴時期的影響,翻譯的品質受限於語言和文化政策的差異,以及中文翻譯人才的缺乏。因此,出版社為了文化使命、商業利益、文學喜好或其他因素,選擇了易容改裝、借殼上市的方式,來順應市場需求,並降低過高的翻譯成本。這樣的做法雖存在風險,但基本上相對較小,而且經常出現,許多讀者因此而被矇騙。
然而,這種翻譯現象卻讓台灣的翻譯史幾乎成了一個混亂的帳冊,沉寂著無數毫無名氣或被隱姓埋名的譯者,而一些重要的譯者則被冒名頂替或被「謀殺」。本書追溯了台灣翻譯史中的個案,並根據這些個案逐漸拼湊出了這一時代的翻譯史寫照。
本書收錄了歷年來所發生的五十個翻譯精彩案例,涵蓋了不同的範疇,例如戒嚴時期的翻譯與政治、權力、禁忌的關係,以及反映不同社會背景的不同翻譯版本。此外,本書更為讀者揭示了當時許多譯者被迫隱姓埋名的情況。其中,《獨裁秘辛之卷》呈現了戒嚴時期的編譯機構「台灣省編譯館」的命運,以及謀殺譯者、偽造譯者、偽譯、炮製翻譯等種種翻譯現象。此外,《偷天換日之卷》重點介紹了一些耿濟之、林語堂和吳鶴聲等譯者的譯本偽冒問題,以及抽樑換柱、同書異譯的情況。最後,《高手雲集之卷》描述了許多譯者的命運、人生和掙扎。
在《追憶再啟之卷》中,本書更舉例介紹了一些漫畫、故事、詩歌、歌曲等語言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了這一時代的文化和翻譯記憶。最後,《娛韻繞樑之卷》將透露一些關於台灣翻譯現象的奇妙事實,包括台日對照、學習台語使用、以及台灣最早的《伊索寓言》和莎士比亞故事等。
本書寫實而不枯燥,以個案為基礎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這個時代的台灣翻譯史,讓讀者通過閱讀了解當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
賴慈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台大中文系學士,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碩士,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博士。任教師大翻譯所多年,任教科目包括翻譯理論、翻譯史研究與實務。曾任出版社編輯,有二十多年的翻譯經驗,譯作數十種。身為譯者與研究者,長期關心各種與翻譯相關的現象。近年研究重點在於戒嚴期間台灣譯本抄襲大陸譯本的情形。近五年來多次造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追查抄襲譯本源頭,並陸續發表研究論文。目前已查出為抄襲本的譯本近1500種(1478種),源頭譯本超過600種,被冒名的譯者超過380人。翻譯偵探事務所所址:部落格:tysharon.blogspot.tw/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FanYiZhenTanShiWuSuo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