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詹姆斯·伍德
在这部融合了回忆录与评论集的优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探讨了小说与生活的关联关系,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大师级的思想盛宴。他深入分析了小说在描绘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生活肌理方面的独到能力。本书将阅读行为理解为最神圣和最个人化的行为,通过对多部经典作品的精彩讨论,包括契诃夫的短篇故事《吻》、W.G.塞巴尔德的《异乡人》和菲兹杰拉德的《蓝花》等,展现了伍德批评家的高超技艺和深厚造诣。
伍德还分享了他与文字创作的亲密关系,阐述了乡间男孩的成长历程及阅读、宗教与音乐之间的奇妙联系。本书最后一部分则在放逐与无家可归的语境下探讨小说,带领我们重新思考读者、作者与批评家之间的多维关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仅是一本由我们公认的最优秀的在世批评家所著的简短、论证严密的书,更是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个人叙述,反思并体现了读者、作者与批评家之间富有成效的共谋。本书经过修订,重新设计版式与封面,为读者呈现伍德的“文学回忆录”全新面貌。
关于作者詹姆斯·伍德(JamesWood),1965年生,英国文学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1992-1995)、《新共和》资深编辑(1995-2007),现任《纽约客》专职作者(2007-)、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兼职,2003-)。著有批评文集《破格:论文学与信仰》(1999)、《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2004)、《小说机杼》(2009)、《私货:詹姆斯·伍德批评文集》(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选(1997—2019)》和小说《虚无笔记》(2004)、《纽约上州》(2018)。面对当今英美文学批评界愈发受意识形态主导的发展趋向,伍德主张在批评中对文学进行审美探求。伍德因提出“歇斯底里现实主义”而广受文学界注意,他用这个词来概括那些“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作品生命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大多数选择世俗的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往往用现实之外的某种方式“回家”,比如贝克特,在他生命最后几年,重新用回母语写作。尽管他乡的日常生活细节已构成他的人生,他却置身于它之外,隔着一些距离看待周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