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 这是纳博科夫完美的超高难度实验文本,《微暗的火》的一个观点。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作品,它颠覆了人们对小说的定义。 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这部小说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评注和索引。评注非常冗长繁琐,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涉及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然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探索小说形式的奇特思路和实验精神。
其实,《微暗的火》是这位前卫性探索作家尝试创作出独具一格的小说形式的全过程的终极形态。这部作品一面世就让所有评论家大吃一惊,被广泛地认为是开创性的后现代文学和“后设小说”典范。与《洛丽塔》和《尤利西斯》齐名,但颇有争议。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英文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家。《纳博科夫精选集I》这本书精选了他五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洛丽塔》和难得一见的《微暗的火》。此外,还有逼真的自传式小说《普宁》、戏仿通俗剧的黑色寓言《黑暗中的笑声》以及别具一格的回忆录《说吧,记忆》。这五部小说各具特色,代表了纳博科夫创作过程中的独特面向,“想象的伟力再难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读者进入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可以领略到炉火纯青的小说技法、幽暗跌宕的现世寓言以及萦绕一生的记忆回响。如果说文字能唤起至纯的感官享受,那么纳博科夫的小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