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其中,“探路”一词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二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么,中国经济改革如何能够突破多种限制,成功实现市场化的转型,并保持高速增长呢?本书的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进行精细的梳理,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在起步阶段的经济基础够贫瘠、从没有被国家完全包下来的庞大农民阶层足够坚韧又勤勉;同时,计划体制够粗糙,分权的地方政府释放了充分的改革动力。诚然,地方官有升迁的竞争动机,但也承担了悖逆传统政策的政治风险,这一点是改革者与担当者的宝贵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