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聚焦北方中等行政城市,讨论地方士绅如何在与国家权力的复杂互动中,主导并塑造了运河商阜山东济宁在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性格与生态。大学问出品。
基于“走出江南”的研究理念,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著作。有别于以往的明清史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江南地区的情况,本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因大运河兴起而繁荣的北方城市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进行对比。济宁士绅在对城市的塑造过程中,展现了地方力量与国家权力的精彩博弈,也通过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本书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也为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补充。
【本书亮点】
1.本书作者孙竞昊的研究领域为明清区域史,特别关注华北和江南的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及其近现代变迁等面向,师从著名汉学家卜正民。
2.研究视野新颖,可作者特别提出了“走出江南”的概念,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距政治中心北京更近的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地区进行对比,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推动了学界对北方运河城市乃至北方城市研究的进展。
3.呈现了明清时期地方力量与中央政权的精彩博弈。在济宁士绅阶层参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作者注意到了士绅与“官”这一方面力量的关系,并且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区分开来,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各方力量的合作、角逐与妥协是十分有趣的历史现象。
4.展现了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生活。作者看到了济宁士绅阶级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认为二者有相当程度的交融,这也带来了济宁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同时,作者将南北方不同的城市生活进行了对比,加深了读者对明清时期热闹的世俗城市生活的理解。
5.装帧精美,设计与内容契合。外封采用济宁当地太白楼图,展现出明清济宁士绅一派文雅从容的风度,内封采用的是明清时期济宁府的水路图,与本书主题“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城市”完美契合。全书辅以图片三十余幅,直观地展现了彼时彼地的社会样貌。
【编辑推荐】
本书是基于“走出江南”的研究理念,以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本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阶级是如何对当地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施加影响,并使这种影响成为自身社会政治文化地位提高的助力的”。作者认为,大运河贸易的兴盛为当地士绅家族积累财富奠定了基础,基于此而崛起的士绅通过城市空间的塑造、城市风气的引导、对政治文化军事等事务的积极参与等方式逐渐形塑出济宁独特的城市特性与地方认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士绅的社会政治文化地位得以提升,他们形塑城市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争夺地区话语权力的过程。
当今学界的区域史、城市史、社会史研究主要集中在江南、岭南地域,作者另辟蹊径,立足大量一手文献,通过梳理济宁明末清初至开埠以来的历史演变,对济宁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形态、社会属性、文化认同及政治变革取向做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又将作为北方运河城市典型的济宁与江南城市进行对比,展现了济宁不同于江南城市的城市化途径,以及北方运河城市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充分推进了学界对北方运河城市,乃至北方城市研究的进展。
孙竞昊,1964年生,籍贯山东威海,历史学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孟菲斯大学(硕士,博士在读)、多伦多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密西西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领域为明清时期区域(侧重江南和华北)的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及其近现代变迁。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JournalofAsianHistory、LateImperialChina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校译英译中专著2部,还承担多篇英译中、中译英论文工作,发表学术札记、随笔多篇,另有1部英文专著即将付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对于咱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后来人的眼光来看,这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时期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就像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一样,即便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指标,我们也不能仅仅去了解这些数字,比如说GDP,就去做出论断。...
对于咱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后来人的眼光来看,这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时期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就像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一样,即便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指标,我们也不能仅仅去了解这些数字,比如说GDP,就去做出论断。...
4.全书非常显著地体现作者中西融合的学术背景,学术名词值得考究,士绅社会、地方自治、公民社会、自发组织等内容虽然学界已有讨论,但是样本不同,可以得出不一样的思考。作者试图呈现济宁样本与山东、江南比对中的共通性和特殊性,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突破。...
具体来说,大运河这条承担漕运的南北大动脉改变了沿线生态环境和自然结构,进而在与地方性人为因素的互动中重塑了各地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趋势,最终促成了城市化。其中,大运河上的运输和贸易是济宁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几点:增加了就业机会,刺激了农业灌溉系统发展;...
明清时期的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市)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官员、读书人和富商巨贾。济宁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运河贸易的兴起。这种以运河为载体的南方性取向的市场经济,逾出了专注于特定地区内部自生性市场扩张的施坚雅模式,使得诸多非当地的因素塑造了该地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