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有更好的生活。」这句话来自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最膾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理解阿德勒学说的第一本书。该书是一部1928年德文修订版的中文译本。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入口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这是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其答案的课题。人生中的难题无论是家庭、婚姻、职场还是社会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放不下也想不开的烦恼、纠葛和挫折,都需要从认识人性入手,探究其性格形成的源头,才能找到解答。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并非先天或遗传,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依据其人生目标逐步发展而成,因此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从孩提时便会因为身体构造和环境的问题产生自卑感,而克服这个自卑感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如果因为人的好胜心和虚荣心作祟,使得心理发展转向对于权力和认可的渴望,便会导致性格上的种种偏差,一生困扰人们。而探究这个性格发展的偏差,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动力,也就是社会情感,并且扩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轨,并且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建立更充实的人际关系。 「认识人性」是阿德勒在维也纳社区大学开设的课程,每学期都有五百多个学生选课。1927年整理讲座内容出版后,该书更成为全球畅销书,也是阿德勒最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阿德勒一生主张「心理学要为生活和生命服务」,《认识人性》正是这个主张的代表作。 吴毓瑩——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学系教授兼教育学院院长、台湾阿德勒心理学会监事长; 楊瑞珠——台湾阿德勒心理学会理事长、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代言人(Diplomat)、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辅导研究所创所所长;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作家; 王文秀——国立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咨询学系兼任教授; 林惠蓉——台北市联合医院临床心理组主任; 林蕙瑛——东吴大学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连廷嘉——国立台南大学咨询与辅导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陈品皓——临床心理师; 曾文志——国立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咨询学系教授; 苏益贤——临床心理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與佛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界三巨頭。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早期師從佛洛伊德,後來因為不認同佛洛伊德過於強調性本能的論點而與他決裂,並自創「個體心理學」此一心理學體系,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著有:《精神官能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19)、《認識人性》(1927)《自卑與超越》(1932)、《精神官能症問題》(1932)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