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先生经典著作,《杜甫传》是当代杜甫研究必读之书。
编辑推荐:
冯至先生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学者。他撰述的《杜甫传》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本书是当代杜甫研究绕不过去的必读书。
内容简介: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不朽诗篇。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撰写《杜甫传》开创了一项研究,是当代杜甫研究必读之书。全书篇幅虽不长,仅十几万字,但高度浓缩,文字清通而富有诗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1927年毕业,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5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冯至20世纪20年代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登上文坛,40年代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小说《伍子胥》影响深远。他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其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均具开创意义。他曾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把海涅、里尔克、歌德等人的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为中德文学的交流与沟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也因此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聘为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说实在的,这场景,我没想到冒着严寒、坐着乌篷船回到相隔二千余里的迅哥儿,我想到的是那个浪迹天涯、颠沛流离、zui终客si潇湘破船上的杜子美。遗憾的是遭逢乱世,杜甫终其一生都在逃亡,颠沛流离的路上,除了走路、骑驴,估计坐的zui多的应该就是船了吧。...
诗人写诗人,特别惺惺相惜。杜甫与李白、高适、岑参有很深的交集。二、三十岁,任性疏狂,同游吴越、齐赵,同题作文,互相勉励。安史之乱,朝廷流亡,涂炭苍生。他襟怀坦荡,热情赞颂恢宏的宇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翻开这部诗人写给诗人的心与心交谈的传记,透过冯至先生笔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颗始终滚烫的心。把一个诗人的作品当作一个整个的有机体来研究,把诗人的生活作一个详细的叙述,一方面帮助人更深一层了解作品,另一方面——如果这研究者的心和笔都是同样精细而有力——使人纵使不读作品,面前也会呈现出一个诗人的图像。...
以及杜甫和从孙杜济、不平者苏涣的过往.印象中他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一介寒士,而实际上他的家世也曾不凡,杜甫,字子美,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重臣,杜甫的母亲出于唐太宗一脉,外祖母是纪王李慎的孙女,父亲也是朝廷的县令,一时衣食无忧.六岁时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记忆了一生.七岁能咏凤凰诗,像是对一生的预言,不过,那也是要经过涅槃的.十二岁时,他就有机会多次聆听李龟年的歌声.二十岁开始,他壮游山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晋到吴越、齐赵,还曾想着浮于海外.在公元744年的洛阳,杜甫...
解读者在这里提到,其实杜甫对于这第一次考功名失败,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还是继续游山玩水,所以说,民间广为流传的所谓杜甫一心追求仕途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当时的杜甫33岁,第一次考取功名失败,正在进行第二次游山玩水,两位诗坛巨人,在此时相遇相识,便提议一同去“寻仙”,解读者认为,这显然是李白的主意,因为这更符合李白的人物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