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句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仿佛这就是记忆中杜甫的样子。
书籍:《杜甫传》 著:万曼 出版:古吴轩出版社
《杜甫传》拉开历史的帷幕,按时间来看杜甫的一生,以杜诗为据,同时还附有外四篇、杜甫年谱和杜甫诗选,解释为何杜甫在开元、天宝年间并不为人所重,“长安三万里”中那《河岳英灵集》为何没有杜甫在混乱的年代杜诗是如何结集以及杜甫和从孙杜济、不平者苏涣的过往。
印象中他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一介寒士,而实际上他的家世也曾不凡。杜甫,字子美,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重臣,杜甫的母亲出于唐太宗一脉,外祖母是纪王李慎的孙女,父亲也是朝廷的县令,一时衣食无忧。六岁时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记忆了一生。七岁能咏凤凰诗,像是对一生的预言,不过,那也是要经过涅槃的。十二岁时,他就有机会多次聆听李龟年的歌声。二十岁开始,他壮游山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晋到吴越、齐赵,还曾想着浮于海外。
在公元744年的洛阳,杜甫见到了李白,那是如“太阳与月亮般的相碰”,二人一见如故,相伴游梁宋,又遇高适,当时李白44岁,高适40岁,杜甫33岁。“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他们只见了三次面,却让杜甫一直牵挂李白写下《戏赠杜甫》:“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他看出消瘦的杜甫,状态有点苦。杜甫在长安十年,因为朝廷已觉得天下“野无遗贤”,而屡次落榜,生活举步维艰。44岁才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闲官,无职无权,但为了家中妇孺还要干下去。上任前杜甫先回位于奉先的家中报喜,却听到噩耗:家中断粮数日,幼子刚被活活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天下而悲鸣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从此开始了一路漂泊,将一路所见的悲惨现实,写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即是史,史即是诗。他终于活成了我们后来所知道的样子。此后的日子极少安生,从东都、华州、秦州、同谷、成都、夔州、荆湘、岳阳…….风雨飘摇的草庐中,他依旧悲天悯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遇到故人李龟年,他又用一首诗写尽安史之乱他梦中盛唐,是我们向往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770年,杜甫死于一叶小舟之上,他要去哪里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