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英文版《马修的突然离世》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引起我共鸣的原因。首先,我能够与其中的角色们产生情感共鸣。其次,一些我个人的经历与马修的一些相似之处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三,我认为马修是老友记中最像角色的人,这让我感到非常惋惜。最后,马修突然离世的消息让人深感可怜和悲伤。
在第9章之前,马修一直相信自己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他曾以为金钱、名气和爱情可以填补这个空洞,但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填补它。可惜的是,马修在第10章中才开始意识到这个空洞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然而,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不多了。
填补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空洞,这是怎么可能的呢?它又怎么可能有尽头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马修之所以去世是因为药物滥用,而他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泡了热水澡。这种侥幸的想法使他从死神的手中多次逃脱,最终却成为了他的致命因素。
然而在书中,我也看到了马修作出了努力来摆脱这些可怕的事情,但他始终没有找到出口。从他自述的人生经历来看,北美人的成长路径,尤其是在小初高学校教育中,没有教给孩子们一套有用的思维工具。如果家庭条件良好,父母可以承担这部分责任,或者如果读了大学并选择了哲学、文学等专业,也许能从前人那里学到一些智慧。然而,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理论在西方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你现在这样是因为你童年的时候*****”的观点非常流行。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困住马修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
与此相对比,西方的哲学家们喜欢分析、深入分析、寻找原因,尼采、第欧根尼等被推崇的哲学家们都是游走在社会与人生边缘的。而东方的哲学家们,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他们则强调如何过好这一生,重点是做什么、怎么做。因此,从小就受到这些观点影响的我们,很难走得很极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庸”,都能说出一些道理。
当然,并不是说西方社会就没有重视做什么、怎么做的人,东方也不是没有分析原因的人,只是两种文化的侧重点不同。
说实话,我曾经也经历过马修的思维困境,曾经认为童年是我不幸的根源。我填补内心空洞的方式主要是熬夜看电视剧、电影(有点上瘾)。但是,在大量阅读和大量观看剧集以及传统的中国思维工具的帮助下,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本来什么都不缺。那些从小家庭和睦的孩子们,是的,他们从小就享受爱的温暖长大,但当他们的父母去世时,他们的心中也会留下同样的巨大空洞。人的人生意义在于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人过着完全相同的人生。你曾经体验过的痛苦,别人可能会在50年后才能感同身受;你曾经享受的成功,别人可能也会在50年后获得。
事实上,人生中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四种痛苦——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与他人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你应该沉浸于自己的人生中去感受。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一个人千万不要自怜。”因为当你开始自怜的时候,你就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
此外,马修很难走出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是西方社会的药物滥用和毒品泛滥的环境。这是需要强烈谴责的。
芒格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运用逆向思维给出了会毁掉人生的建议。其中三条是引用卡森的话:
1. 为了改变心情和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 2. 妒忌; 3. 怨恨。
芒格自己也给出了四条建议:
1. 要反复无常,不要真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情; 2. 尽可能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取知识,而不是广泛吸收他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现代人; 3. 当你在人生的战场上遭受第一、第二或第三次严重失败时,就请放弃,从此一蹶不振吧; 4. 不要相信乡下人的故事,曾经有一个乡下人说:“要是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受到芒格的启发,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想到了两条补充:
1. 相信每一个“网络格言”,而不是从有经历了无数代人的验证的经典中获取知识; 2. 永远不要做延迟满足的事情。
最后,我想到美国也有爱默生、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是芒格挺喜欢的人)和查理·芒格。但是,以他们作为人生导师的人并不多。不像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都能够从传世的语录中获取生活智慧(封建糟粕除外)。
看来,这样一个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并具有智慧的“导师”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对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种影响有时候并不明显,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最后,我要感谢马修,他勇敢地以幽默的笔法展示了他孤独而卓越的自我战斗。他写这本书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认识到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