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畅销书《掌控习惯》原名为《Atomic Habits》在国外的亚马逊榜单和纽约时报榜单上长期占据前几名,可见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然而,与《福格行为模型》进行对比阅读后,我认为它可能不如福格的书深邃和有深度。
《掌控习惯》在书中的开头就强调了习惯的巨大作用,并使用指数增长曲线来说明习惯具有复利效应。它强调每天进步1%,一年会有37.78倍的进步,这种用复利效应来解释习惯带来的改变的方式在实际中并不合适。虽然我们每天都会进行许多习惯,如刷牙、洗脸、吃饭等,但这些习惯更多地是帮助我们保持一种规律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带来质变。实际上,习惯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来自于习惯的积累和成功带来的信心,或者是微习惯行为带来的自我身份认知的转变。
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来自福格,他开始培养带水杯喝水的习惯,逐渐地他自然地养成了其他环保习惯,并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环保人士。这表明习惯的改变和影响更多地来自于自我认知的转变,而不是复利效应。
除了这个例子之外,我发现《掌控习惯》和其他很多畅销书有一些共同点。其写作方式和结构与《福格行为模型》相似,通过整合博客系列文章、科学研究实验、名人案例和个人经验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作家们可能更倾向于编写可读性强的内容,通过引入故事和心理学实验来激发读者的兴趣,但这导致有时候可能会夸大事实和效果。
相比之下,《福格行为模型》更加注重基于实证的总结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解释这些抽象模型。他们还明确指出了模型的可用范围和可以解决的问题。福格在措辞上更加严谨,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关键词语时,总是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些词语可能对读者产生的正面动力或负面压力效应。
总的来说,《掌控习惯》更多地是基于作者个人的阅读、思考和有限的个人实践,对习惯进行思考总结。尽管这些结论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它们并没有得到广泛验证。而《福格行为模型》则更加依赖于广泛的观察、实验和实证材料的支持,通过抽象总结出客观规律。虽然福格的模型仍然有其局限性,但它更贴近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畅销书的作家更注重取悦读者,而科研工作者更注重现实。因此,我们在阅读畅销书时需要保持警觉,时刻记住畅销书的包装概念。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